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小评】死亡调查是对生者负责

(2006-10-13 17:33:24)
分类: 声音时评

死亡调查是对生者负责

                 姜春康

 http://comic.beelink.com.cn/20050607/mg2258482521.jpg

  芝罘区防疫站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将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对2004-2005年户籍人口中全部死者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其中包括孕产妇及婴儿死亡原因及相关信息。经卫生部统一抽样,芝罘区成为全国60个调查点之一据10月13日《烟台日报》报道

  刚接触此新闻,我的眼前突然闪现出如此情景:几位专业调查员在市区楼房内耐心询问着:“师傅,你们这儿是不是有位×××最近去世了哇?”而一些市民却脸上却充满茫然和不解:真是咄咄怪事,一来竟问死人?!

  居民不必大惊小怪。由卫生部和科技部联合发起的死因回顾调查,旨在了解居民死因构成发生的变化,以适时制定防治政策。据了解,居民死亡率水平和死因构成的变化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制定卫生政策和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我国曾于1973年、1990年进行过两次以癌症为重点的死因回顾调查。

  无庸置疑,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营养膳食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人民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质量和幸福指数。笔者认为,死亡调查是一种对生者负责的态度,于死者可谓恩泽辞世,于生者可谓是一种社会福利。

  及时了解最新的居民死因和变动规律,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是对过去生活质量的一种回顾和总结,是对未来健康投资的一种先期“风向标”,对减少和降低居民死亡水平、制定防治政策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死因调查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人口调查、社会经济调查,为民政、统计等部门提供数据资料。比如,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城乡居民生病死亡原因调查表明,癌症是城市居民头号杀手,呼吸系病则占农村居民死因首位。这看似作用并不大的结果,却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尤其对医务和制度工作者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能指明研究课题和攻克方向。

  据报道,在成都市王家塘街1012单元,得知有位叫陈青云的大爷因不明原因去世,一男调查员轻轻敲了几下门:我们来做个调查,请开一下门。30来岁男子开门疑惑地望着他。请问你们家最近有人……那个吗?男子不耐烦地问:哪个?当他听到那个表达的是去世的时候,一下毛了,吼道:大清早的说啥子不好你要说死,有病啊!我们家人都好得很,不会比你死得早!砰地把门关了。

  诚然,由于死亡调查具有特殊性,尤其在讲求礼仪和儒教的中国,上门“问死”着实显得有些另类。如何加强宣传,打消被问询家属的疑虑,向其娓娓道来死亡调查的积极意义,以免触动人心最柔软的神经拒绝配合,这对调查员的工作方式和质量提出了尖锐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