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之十三法下方迎就
标签:
杂谈 |
下 方 迎 就
凡上有撇捺开张、宽博舒展之字者,下方宜上移迎就。上移则为抱紧,下坠必为脱节。上移者,钩环盘纡,紧密而势出;下坠者,中宫散涣,软弱而缓滞。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汉字中上下结构的另一种布局,并且掌握下方迎就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原文的意思
二、例字
1、注意“泰”字三横的变化(长短、角度,间距);
2、字中撇和捺要舒展开,要像飞翔中鸟儿的翅膀;
3、水字底与水字的区别,除竖钩画没有变化外,其余笔画均有变化;
4、注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的空间大小,下半部分要迎合上半部分,体现出下方迎就的结构特点。
1、撇捺,和“泰”字的撇捺一样,要舒展开,但要注意撇画的小变化;
2、横画要略微短一些,注意看两端(起笔和收笔)于撇捺的间距;
3、连点之间的呼应关系;
4、口字底,上略宽下略窄;
5、注意从短横到口字底,笔画之间的紧密,再次理解下方迎就的结构特点。
1、第一部分最后两笔的“提”画和“点”在“暨”中的变化,缩短和变小;
2、第二部分“无”字两横和撇画在“暨”中的变化,缩短;
3、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有紧凑;
4、第二部分“无”字最后一笔竖弯钩要舒展;
5、第三部分的“旦”字中“曰”与长横的间距不要太大,要紧密,并且要上移。注意第三部分和第一二部分的关系,要体现出下方迎就的结构特点。
例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