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之十三法下方迎就

(2010-10-29 17:27:17)
标签:

杂谈

下 方 迎 就  

  □   吕英儒

凡上有撇捺开张、宽博舒展之字者,下方宜上移迎就。上移则为抱紧,下坠必为脱节。上移者,钩环盘纡,紧密而势出;下坠者,中宫散涣,软弱而缓滞。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汉字中上下结构的另一种布局,并且掌握下方迎就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原文的意思

         凡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分有撇捺,或上部分宽绰,而且舒展的字,下部就应上移。上移其字结构则会紧凑,如果下坠(下移)则必定脱节。如果下半部分上移的,结构则紧密,从而体现出字势。如果下半部分下坠,中宫结构则会疏散,使整个字软弱而不灵动。

二、例字

    1

                                                     

正确写法  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之十三法下方迎就 错误写法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之十三法下方迎就

1、注意“泰”字三横的变化(长短、角度,间距);

2、字中撇和捺要舒展开,要像飞翔中鸟儿的翅膀;

3、水字底与水字的区别,除竖钩画没有变化外,其余笔画均有变化;

4、注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的空间大小,下半部分要迎合上半部分,体现出下方迎就的结构特点。

   2

 

 

正确写法   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之十三法下方迎就   错误写法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之十三法下方迎就 

 

1、撇捺,和“泰”字的撇捺一样,要舒展开,但要注意撇画的小变化;

2、横画要略微短一些,注意看两端(起笔和收笔)于撇捺的间距;

3、连点之间的呼应关系;

4、口字底,上略宽下略窄;

5、注意从短横到口字底,笔画之间的紧密,再次理解下方迎就的结构特点。

     3

 

 

正确写法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之十三法下方迎就 错误写法  间架结构二十八法之十三法下方迎就 

1、第一部分最后两笔的“提”画和“点”在“暨”中的变化,缩短和变小;

2、第二部分“无”字两横和撇画在“暨”中的变化,缩短;

3、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有紧凑;

   提问:为什么要有如此变化?

            (因为“暨”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涉及到前几节课讲到的“上紧下松”,而且还涉及到穿插关系,当然这是后话了。)

4、第二部分“无”字最后一笔竖弯钩要舒展;

5、第三部分的“旦”字中“曰”与长横的间距不要太大,要紧密,并且要上移。注意第三部分和第一二部分的关系,要体现出下方迎就的结构特点。

 

例字:

     吞、夸、威、卷、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