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算是总结吧

(2009-08-22 09:03:12)
标签:

暑期

总结

文化

暑假的工作到20号就暂告一段落,是应该总结一下了。自放假以来,一直忙于培训班的事情,从布置教室,到招生,再到教学,我都参与。当然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懂的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招生技巧,交费引导,教学方法。看似很简单的环节,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当初刚去的时候,没有学生,只有我们三个老师,由于所在的地方,在我们之前就已经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艺术培训班了。想在那里找个学生,无疑给我们带来了难度,幸好哪里的生源不少,原因是因为,楼上有一个较大规模的英语培训班——英特英语。在那里学英语的孩子很多,所以,给了我们一点信心。开始的几天,忙于招生,学美术的倒是陆陆续续的开始报名了,但是,学书法的学生却寥寥无几。我心里有点郁闷,其实也无所谓,那是我已经有了推出的心理。但合伙人一直安慰我,当然,我们一直还在努力着。我也暗暗的期待着,期待着……就在我打算退出的前两天,终于有学生开始报名学书法了。躁动的心也终于得到了安慰。也许,印证了那句“天无绝人之路”,心里有些暗喜。现在回想起当初的心情的转变……呵呵,算是一种经历吧。成长的经历,心里锻炼的履历。
一个,两个,三个……,逐渐的学生多起来。我也有当初的躁动不安,转换成,对学生的教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尝试,一直摸索。每天都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让他们每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譬如学生提出的“上紧下松”,当时我们有正面回答,因为我要对我的每句话负责,在回来后,我查证了很多关于“上紧下松”的资料。得出的结论是:
“写字要“上紧下松”,还有某字必须“左高右低”、某字应当“上宽下窄”,这难道不是规律吗?那么我们现在来试一试:两组字,一边是上紧下松,一边是上下均齐,究竟哪一组更顺眼些?显然,“上紧下松”只是某一种书体的特殊处理,并不能反映所有的书体的审美特征,所以它还是一种“个别”现象;
这些造型都是“左高右低”,它们就一定正确吗?显然也不是。大家都做到了左高右低,为什么还是一一人一个样,还是不好看呢?所以,这类口诀也不是汉字造型的规律,只是一种没话找话的“摆设”需要。”(汉字造型揭秘(一)●高惠敏)
我想要真正的做学问,就得对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要弄明白。当然这一下小问题,也上升不到做学问的高度,就是给我一些启发。往后的写论文,也许,从思想上给我一下提示,在此也想感谢一下,那位同学!呵呵
教学的工作还是比较顺利,有点小麻烦的是管理,虽然只有6个学生,但也是一个小团体。在学生的管理方面,我的却有点欠缺,针对学生的不认真,爱讲话,没有实际可行的办法。在补习班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也不能对学生要求太严格。最理想的情况则是,让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东西,我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面在努力。最终的结果还是差强人意的。
在课程结束的最后,我和学生开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会议,让他们自己说说学到了什么,他们也很坦然的说着。说实话,只要认真学,进步一定会有的,“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概也就说的如此吧!
看着学生们的进步,我也很高兴,也算是自己的成就吧。在最后和学生聊天的时候,他们问我9.1号以后,是否继续在这教,得到我的肯定后,他们都会表示继续跟我学下去。(有点小感动)
一个多月的培训班工作结束了,感谢我自己的努力,感谢他们给我提供的条件。在我的成长中这是一笔财富,一种令人难以割舍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09.8.2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