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涛:开往春天的地铁(图)


标签:
邹涛生活开往春天的地铁深圳地铁投资理财理想爱情真爱炒股股市 |
分类: 邹涛的世外桃源与情感系列 |
[邹涛的世外桃源]
2011邹涛投资理财与情絮语系列(30):开往春天的地铁(图)
文/邹涛(邹涛私募基金管理人\“我在休息,钱在工作”邹涛投资法创始人)
2011年11月26日.深圳
亲爱的,我一直告诉自己:人应该为自己觉得值得坚持的,去坚持。而且永不放弃!
——题记
(我忍住不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刻。邹涛2011年11月26日摄于深圳地铁上)
(一)
冬天来了。
北方已经是冰天雪地。我长期定居的南方这座城市里,中午依然会有明媚阳光,只有在清晨和夜晚的丝丝寒意,告诉我,已是冬天。
双休日的时候,我基本上不接任何工作电话。也不去任何人多的地方。安静地呆着。看书,写字,思考,运动,或者其他。即使是每年一次的外出自驾游学旅行,我也一定会是选择在淡季出发。避开那些汹涌的人群。
在这座狭小的却有13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每到双休日,仿佛所有的人都会从各个角落里涌出,山上,海边,公园,商场,各种各样的景点,甚至走在路上。。。
事实上,我很讨厌人多的地方。更不喜欢热闹。
不知道为什么,或者是因为年龄的缘故?想起以前,总是被人拉到歌舞厅里卡拉OK,一大群人,泛黄的啤酒,暧昧的灯光,每个拿着话筒的人,声嘶力竭地吼着,拼命地折磨音响。人们仿佛要靠这样的方式,宣泄日子带给他们的渴望解放的心。
这样的时候,我常常会无比寂寞,默默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还有被噪杂之后的头昏。
虽然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我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但我想我是永远也无法融入那类场所了。
以至后来,我干脆坚决不去那些场合,慢慢地,后来也就不需要去应付这样爱好的朋友了。
很多时候,很多东西,自然了,也就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因为我从不喝酒。哪怕是啤酒。滴酒不沾。
自从15年前的一次,因为喝酒驾车时,差点被因酒精麻醉的大脑险些翻车后,我告诉自己,从那一天开始,1997年的6月11日起,在任何时候,我绝不喝酒。所以每次,在很多场合,我说我不喝酒时,经常没人相信,说一看你的样子就很能喝。于是总是被人说,说我不够哥们。
有时候,劝酒的人急了,会用激将法,端着酒杯,对我说:邹涛,你是个男人就把这杯酒喝下去。。。。。我微笑着,平静地说,如果说喝酒这事,我真的不是个“男人”。对方只好作罢。
中国人的酒文化,其实很不好。
事实上,我可能比很多人都能喝酒,一瓶53度的飞天茅台,我曾可以拿起酒瓶一口气喝完。
可是,我是真的不喝酒。
15年了。
因为,我永远要保持自己大脑的清醒。
还有对自己的承诺。
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他要选择用酒精来麻醉自己,是非常可悲的。
再后来,听了做医生的朋友的建议,我会在夜晚,在家的时候,偶尔喝一小杯葡萄酒。
据说红酒对身体有益。
在人的一生里,我们常常容易放弃很多东西,但常常难以坚持去做好一件事,就比如在股市的投资理财,很多人之所以失败亏损,其实都是在最后一刻自己打败自己。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最后的结局是碌碌一生,为生存而活着。即使到最后死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好像,只是为了,见别人也活着,自己也同样活着而已。
(二)
邀请一个认识了很久了的良师益友来家里作客。
在深圳,只有很亲很好的人,才会让他到家里来,请他在家里吃饭。对于一般人的人,通常只是在酒楼餐馆礼节性接待一下。我想这是和内地的一种生活方式区别,在内地的很多地方,常常只有最重要的客人才会在酒楼接待。
家是这座物欲喧嚣的城市里每个人最隐私的地方,放“心”的地方。
常常不喜欢被外人探视。
送这个朋友回去,在地铁站,我们告别。
因为家门口附近的地铁很方便。我没有开车
这座城市里的地铁,已经开通运行好几年了,我竟然还一次也没有坐过。站在地铁的站的入口,我突然很想,今天要坐一次地铁。
虽然我不知道要去哪里,也并没有任何目的地。
但我还是决定坐一次地铁。
(三)
我把手机放在地铁的入口感应处划过,一秒钟就完成了购票,进了地铁站。
这时候,我想起了那句话,好像是某个产品的广告语:科技改变生活。
我们不得不感谢,这个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科技带给我们的生活巨大的变化,还有无比的方便。
记得那次中国移动的客服告诉我说,我这个一个号码用了15年以上的“中国移动全球通忠实客户”,可以免费更换一张手机深圳通卡时,虽然我觉得自己并不需要,但还是在一次方便时顺带换了这种手机卡。
这张卡在今天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我想我一直是一个很怕麻烦的男人,很多年了,我习惯了用银行卡,身上带的现金常常不会超过500块,以致一张信用卡从普通不断升到白金卡,我想银行应该一定是喜欢我这样经常能给他们创造收益的人的。事实上我很讨厌带钱在身上,所以我一直没有钱包。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脏的东西,应该是钱,据说每一张纸币上都有数亿个细菌。如果现在,要我去先换零钱,再去买票,我会觉得很繁琐而会放弃坐这次地铁。
我夹在人群里进入车厢。
地铁在黑暗的隧道里穿行,发出金属碰撞的刺耳的声音。
也许因为是周六,每到一站,门一打开,就有如潮水般的人群黑压压地涌进来。各种各样的人在我面前晃过。
在狭窄的车厢里,坐着,或站着,沉默面对。
我看到一张张陌生的脸孔。
扛着肮脏行李的散发着异味的民工,衣着光鲜的老板,全身休闲装束的年轻人,挽手窃窃私语的情侣,面无表情的中年夫妻,脸上灰暗地背着业务包的职员,花枝招展的带着耳机的女孩,好奇的眼睛四处张望的儿童,
在我眼前一一出现,停留,晃过。
人们紧抿的嘴唇,各怀心事,在永不知疲倦的地铁上,上车,下车,地铁把他们送到各自的目的地。
这样的时候,我喜欢看每一张陌生的脸所带给我的直觉,我喜欢站在某个角落里探寻那张脸上的眼睛背后深藏的心。
我看到了一对年轻人,也许是情侣吧,大约是90后吧,或者80后?我无从核实,但他们的外表,年轻得让我有些慕。
这对情侣旁若无人,仿佛眼里只有对方,拥抱着,那个男孩,想亲吻一下那女孩子,女孩却躲避,不让那男孩亲。
突然,那男孩趁那女孩不注意,亲了一下,女孩楞了一下,在那男孩耳边低语了一句什么,然后,两个人的手,握得更紧了。
我分明看到,那女孩,脸上突然有了红晕。
那是幸福的感觉?
爱的感觉?
我心里竟然有些“嫉妒”他们了。
在这一刻,在这黑暗的隧道里,在这奔驰的地铁上,他们是幸福的。
他们不需要考虑什么。
他们不需要考虑高涨的房价,不需要考虑菜市场青菜的价格,不需要考虑猪肉一斤是18块还是20块,不需要担心股票的涨跌,不需要担心通货膨胀,不需要操心油盐材米,不需要担心日渐缩水下降的纸币购买力。。。。。
他们,只需要,有爱。
我忍住不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刻。
(这个中年男子,已经在地铁上疲惫地睡着。或许,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他已经打拼累了?!邹涛2011年11月26日摄于深圳地铁上)
(四)
地铁继续前进着。一站又一站。
悠悠地,我突然想起了一部电影。
那部叫做《开往春天的地铁》的电影。
那是一部反映发生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城市情感的电影。导演张一白出于对城市的关注,将视角投射到中国城市的变化发展上,地铁似乎成了城市新的避护所,收容着在现实中迷失自己的城市人们,每个人都有能从主人公建斌和小慧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各怀心事,想说,又说不出口。
于是欲言又止,于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
各种的心理活动太复杂微妙,非言语可以表达。
于是对感情的无力感再度升起。
地铁如时钟循环往返,但春天还是在时光流转里时隐时现,充满着青春成熟的感伤和都市前进的无奈。感情是一言难尽的东西,微妙,复杂,游离,不止黑白。在它里面,掺杂了许多中间色。结局如何,不得而知。在今天,我们这些身处现代都市里的人,依然要思索一段情感的长度极限。
所以我一直敬畏婚姻。
婚姻代表稳定吗?否?!是?!。.。。
片子里一句经典的对白,让我至今依然记得:
“就比如说你是鱼翅我是燕窝,那总是有吃腻的时候吧,吃一辈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咬咬牙,就能坚持住。”
坚持。但我要告诉自己:人应该为自己觉得值得坚持的,去坚持。而且永不放弃!
他们的影子消失。
在我的对面,我看到一个手护着一个挎包的中年男子,已经疲惫地睡着。或许,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他已经打拼累了?!
天终于黑了。
车在下一站停下,我穿上一直拿在手上的久违了的外套,收起手机,走向灯火通明的出站口。
我看到我身后的地铁继续前行。
它将一直走过冬天,开向春天。
我走出车站,穿过逐渐稀少的人群。
我知道,回家的时候已到。
2011年11月26日于深圳某处
良师益友交流13902957568(限短信)邹涛投资法工作QQ:622004512邹涛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zou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