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涛:让股市成为我们的“提款机”
据一份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股市中,有95%的投资者最终是亏钱的,真正赚到钱的只有5%。在股市游戏中,钱其实是一个从你口袋到他口袋的数字转移游戏,你赚了一万块,那么就一定有一个人亏了一万块。邹涛认为,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成为股神,人人都可以从股市赚到足够的钱。只是最终绝大部分人的内心因贪婪和恐惧导致的起伏波动太大,无法做到不断领悟和坚持,以致最后不是被套牢就是割肉而亏钱。股市最大的风险不是股价的起伏,而是你内心的贪婪与恐惧的起伏。事实上在邹涛看来,历经13年的股市投资的血痛经验,发现在战胜了恐惧和贪婪之后,股市就是就是我们的“提款机”。
很多人知道巴菲特,但你是否知道,巴菲特如果没有遇到他的老师,也许巴菲特到现在也只是一个小散户而不会成为今天闻名世界的投资大厦。成就巴菲特的老师就是格雷厄姆,---华尔街著名的投资大师,证券分析行业的创始人;所著《证券分析》与《聪明的投资者》,被称为“投资圣经”。巴菲特投资之道,其理念可以概括为三不原则:不看股价、不想股价、不做差价。而这理念来自于格雷厄姆。大家都知道,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套用到股市投资中,就是手中有股,心中无股。 巴菲特也因为遇到格雷厄姆,深刻领悟了格雷厄姆倡导的投资理念而达到了投资的最高境界,获得巨大的成功。
邹涛认为,中国股市有中国股市的特性,既不能完全照搬投资大师的理念,也不能投机心态太重,而是要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操作:即通过价值理念选股后,一部分长期持有,一部分通过投机手段耐心地波段操作不断获取收益。
格雷厄姆传给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可以概括为“投资三招”。
三大绝招之一:不看股票看公司
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是:用公司经营的态度来投资股票是最明智的。 公司价值多少钱,决定了股票值多少钱。 巴菲特强调:“在投资中,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投资者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 我们不应该想尽方法去分析股价走势,而应该努力分析这家公司的经营。正如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教导他的那样,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分析股票、投资股票是最为明智的。这正是为什么巴菲特平时很少看股票行情,却把绝大部分精力用来看公司基本面。 巴菲特每天都在阅读大量上市公司年报,并且会打很多电话,弄清这家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等基本面情况。
三大绝招之二:不想价格想价值
巴菲特如此用功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估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 为了专心研究公司,巴菲特没有把办公室放在最接近市场前沿的华尔街,而是隐居在偏僻的中部小城市。
巴菲特告诉我们,把自己与“市”隔绝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投资者,你要想尽方法,把自己与这个市场的喧闹情绪隔绝开来,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冷静地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这正是导师格雷厄姆传授给巴菲特的第二个投资秘诀,不想价格想价值。为什么不想价格呢?原因很简单:股价是根本无法预测的。
格雷厄姆说:“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市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
长期来看,股市是一台称重机。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市场各方就会逐步认识股票的真正价值,使股价最终回归于价值。
三大绝招之三:不作投机作投资
格雷厄姆告诉巴菲特,既然根本无法预测股价的短期波动,那么做差价的投机行为是根本不可能长期赚钱的。 格雷厄姆首次统一和明确了“投资”的定义,区分了投资与投机:“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有指望保本并能获得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被称为投机。”
格雷厄姆教导巴菲特,不要关心股价涨跌的价差,而要专注于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寻找那些价值明显低于价格的股票,低价买入,长期持有,直到价格回归于价值,这种根据价值进行决策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投资,这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投资。
这正是格雷厄姆教给巴菲特的第三个投资秘诀:不作投机作投资。
意见交流;zoutao@zoutao.com
邹涛官方QQ群7274267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