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时事评论邹涛民生观察网景凯旋命运农民 |
分类: 邹涛民生与公益系列 |
景凯旋:谁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看到一条不那么起眼的新闻,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的周湾、安楼等村农民突然迷上了打井,“田间地头、沟渠两侧,到处都是新打的浅井。”打这些井的目的不是为了汲水。据当地村民说,有
听起来就像是一出荒诞剧:世世代代居住在村里的人,突然传来风声,不久就会有企业来这里征地建厂,仿佛是一块石头扔进池塘里,村子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家家户户拥到自家的田间地头,东一块西一块地挖井,说是打的井越多,企业赔偿的钱就越多。他们早已从沿海
附近会打井的人倒是首先发了财。“五六十厘米粗、15米深的井,张口就要300块,不还价,加上打井时还得好烟、好酒、好菜伺候着,打一口井至少得花400多块。”为此各家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
这个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村里的干部召开大会,宣布说,那些土地是驻马店铁东工业区居民拆迁
村民们急着把土地出让出去,这多少有点让人不可思议。千百年来,土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根本。可今天,他们对土地的感情似乎淡漠了,不是他们不爱土地,而是因为这土地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他们并不能真正拥有土地,可以说他们是世界上最没有根的农民。而既然土地不能世代相传,他们对土地采取掠夺性生产,或者干脆转让出去,彻底脱离土地,便成为一种合理的想法。
在某些人印象中,中国农民都有点小狡黠,时髦的说法就是小农意识,他们总干些弄巧成拙的事。但我总觉得,这种千百年养成的狡黠其实包含着一种苦涩,是弱势群体面对权力的无奈之举。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农民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最穷困,得到的权利也最少,长期被欺压的结果使得他们被逼出一种生存智慧。面对官府和
用今天的话说,打井现象反映的是弱势群体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博弈,他们不相信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大道理,也不相信
但是,社会的不公平恰恰就在这里,弱势群体参与博弈,在大多数时候是基于不对称信息,因而其行为也往往十分盲目,失败的几率更大。正如那些村民在记者面前表现出来的,企业究竟是不是要来占地,一口井到底能赔多少钱,他们自己也一脸茫然。估计这一次,算上请人打井的钱,许多村民会是赔多赚少,欲哭无泪了。
如果有人对这条
这条新闻告诉我们,时代发展到今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每个人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