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纪实邹涛民生观察听证代表 |
2005邹涛民生观察系列: 一个深圳停车场收费听证会消费者代表手记
邹涛/2005年9月15日深夜
离开会场后,我关掉所有的联络工具,想好好清静地睡一觉。然而却彻夜难眠。于是草草写下这段文字,权作一种感谢,感谢所有支持和信任我的陌生的朋友们。你们的信任,沉甸甸的,在我的心头。
-----题记
2005年9月15日下午6时30分,在深圳市深南中路工商物价大厦5层那间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深圳市停车场收费听证会终于在主持人宣布“散会”后结束了。
人群鱼贯而出,参加听证会的人们,脸上都带着倦意,或多或少。只有那群非常敬业的记者们,抓住最后的一点有限的时间与听证代表们做最后的采访。
当我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走出这幢气势雄伟的大厦时,竟然发现天已经黑了。今年这个城市的夏天似乎特别持久,虽然已近立秋,天气依然闷热,高温如盛夏一般。
我突然觉得胸口很闷,除了压抑以外,还特别累,不仅是身体,还有心。这十天来,无数市民的电话、短信、邮件,让我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此刻,我最想做的,就是断掉所有的通讯工具,好好睡一觉,什么也不管。
我穿过停车场,有些恍惚的朝深南中路方向走去。路边有一片草地,不再翠绿的小草叶尖已经开始发黄,她们,似乎也感觉到了秋意的来临?
我突然很想在这片草地上坐一会,或者是在草地上躺一会。打开手机,屏幕提示的是那行非常熟悉的“信息已满,无法储存”字样。该删除信息释放空间了。我打开第一条,手机号码是13902948XXX:“邹生,你的发言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谢谢你,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们支持你!”看到这段文字,不禁有些暖意;突然之间身体似乎又有了一种力量----我还有如此多的事情没有做完,我怎么能就这样在这路边的草地上躺下?!
我打开了第二条信息:[13501563XXX]邹先生,我们除了表达反对的理由。。。。。。落款是“X银行的全体车主”。
我继续打开第三条信息: [13602546XXX]邹涛,你好,我们强烈反对涨价,现在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深圳人的工资有多少啊,停车费敢涨130%,那是不是不用吃饭啦.....您作为一个参与听证会的代表,衷心希望您能真正反映市民的呼声,因为以往的听证会就是走过场。请邹先生能帮我们广大的普通车主在听证会上强烈呼吁我们的心声。
“ 邹涛,怎么我们在广播里没听到你的发言?”当我看到这条短信时,我大脑里不禁开始回想和思考-----
是的,自己刚才在会场,到底说了些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我是消费者代表邹涛。在发言前,请允许我先向市交管局的领导(坐在我正对面的深圳市交通警察局马增雄副局长)请教一个问题,”这应该是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努力地回忆着,“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一个开了很多年车的市民告诉我,经过他本人多年的观察发现,深圳真正的堵车70%是由于撞车事故造成的,10%是由于路面施工造成的,10%是由于道路口设置不合理以及违章造成的,10%才是真正由于车多造成的,深圳堵车如此拥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车多。我想请马局长稍后告诉我们在座的朋友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我接着说了什么?
应该是比较坚定的表达了我听证的观点,那就是:坚决反对提价。经过综合调研,在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措施还不完善的前提下,我认为目前时机还不成熟,暂缓出台该项措施。解决交通问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并建议对该方案在媒体上公开面向社会重新征求公众的意见在制订方案。。。
“在24个名代表中,消费者代表只有8名,最好的状态是假设8名消费者代表全部反对,最后也可能只有3/1的代表反对,而听证报告也会在3/2的代表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导致了老百姓认为听证会就是“涨价会”,失去信心。所以,希望本次听证会能真正听取民意。。。。。”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体制,导致了我们今天有这样的“听证会”。对涉及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在制订方案时应该先征询社会公众意见,再根据社会意见和实际情况制订方案,然后再来听证。而不是象现在一样在这象小贩一样讨价还价。。。。”
我听到了现场有一些感同身受的市民在鼓掌。
这掌声让我觉得有些难过:很多事情,真实的摆在那里,大家都知道,但由于利益,大部分都是视而不见,心照不宣。
事后,这些天一直跟着我、真实记录我听证行踪的深圳卫视《城市记录》(相关细节会在9月18日9:30分的深圳卫视《城市记录》栏目披露)编导李先生用有些玩笑的口吻对我说,邹涛,如果在西方国家,你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议员。
议员?我唯有莫名地苦笑。我只一介草根而已。我所从事的GOLF工作,只跟很少的一部分人打交道,跟“听证会”之类的毫无任何关系。我所渴望和追求的,只是一种心灵深处的信念,尽管这种信念在这个商业社会里如此幼稚,但,如果没有,我会觉得自己是在行尸走肉的活着。就如当初毫不犹豫从军,只是为了有机会能战死沙场。
人生真的很短暂,名利只是过眼云烟。我常想,如果自己活得有价值,60岁已足矣。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我已经过了31个年头了,回首来路,虽然有很多的遗憾无法弥补,但更多的是无怨无悔。就如保尔柯察金所言,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作为一个生于70年代,按中国古话应当“30而立”的男人来说,在经历了各种身份的转变之后,我发现自己活着的内心信念才是这段生命的真正支柱!
我不知道媒体有没有报道我说的这些似乎偏离了主题了的、“另类”的话语。因为我的听证调研报告、那一万多名市民的沉甸甸的意见和真知灼见,已经在网上公之于众,所以不再在现场重复,因为,发言的机会只有短短的、宝贵的5分钟时间。
而在那一刻,我只想把很多老百姓在私底下议论的、没有机会摆上台面的话题,郑重的在一个很正式的场合放在台面上来说,并且,我本人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我希望能在时代的进步中看到一些改变。
在深圳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利益似乎已成为人们争逐的终极目标。在时下旧的道德体系已经彻底崩溃,而新的道德体系和游戏规则没有完全建立的社会里,我只能凭良知和信念去面对和做这一切。
事实上,综观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靠千千万万人一起去努力的。
在生活中以及网上,我听到和看到一些关心我的朋友对我的批评及鞭策,我非常感激,更从中受益非浅。唐朝时有一个忠臣叫魏徵,有一句话时时提醒我,那就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很少批评人,但我会批评事。
因为批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通常情况下批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能设身处地替被批评者着想。人的眼睛天生善挑别人毛病。他人费尽心力打扫房屋,旁观者一眼就能看出暇疵。而挑毛病的人往往忽视打扫者的辛苦。这就需要以批评为已任的评论者不要沾沾自喜于嘻笑怒骂的痛快,更要有为被批评者设身处地着想的恕道和厚道--这样的道行我自己还须多多修练。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文人范仲淹在《灵鸟赋》中写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样的批评环境虽然会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但严肃的批评、发出正义的声音永远需要勇气。所以我将该话作为我自己的信念和做一切事情的动力,并坦荡面对一切矛盾。
我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我无力去改变什么,因此我只能力所能及的去行动起来,积极的参与去做点什么。
更重要的是,以此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匹夫之责!
邹涛/2005年9月15日深夜
离开会场后,我关掉所有的联络工具,想好好清静地睡一觉。然而却彻夜难眠。于是草草写下这段文字,权作一种感谢,感谢所有支持和信任我的陌生的朋友们。你们的信任,沉甸甸的,在我的心头。
-----题记
2005年9月15日下午6时30分,在深圳市深南中路工商物价大厦5层那间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深圳市停车场收费听证会终于在主持人宣布“散会”后结束了。
人群鱼贯而出,参加听证会的人们,脸上都带着倦意,或多或少。只有那群非常敬业的记者们,抓住最后的一点有限的时间与听证代表们做最后的采访。
当我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走出这幢气势雄伟的大厦时,竟然发现天已经黑了。今年这个城市的夏天似乎特别持久,虽然已近立秋,天气依然闷热,高温如盛夏一般。
我突然觉得胸口很闷,除了压抑以外,还特别累,不仅是身体,还有心。这十天来,无数市民的电话、短信、邮件,让我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此刻,我最想做的,就是断掉所有的通讯工具,好好睡一觉,什么也不管。
我穿过停车场,有些恍惚的朝深南中路方向走去。路边有一片草地,不再翠绿的小草叶尖已经开始发黄,她们,似乎也感觉到了秋意的来临?
我突然很想在这片草地上坐一会,或者是在草地上躺一会。打开手机,屏幕提示的是那行非常熟悉的“信息已满,无法储存”字样。该删除信息释放空间了。我打开第一条,手机号码是13902948XXX:“邹生,你的发言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谢谢你,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们支持你!”看到这段文字,不禁有些暖意;突然之间身体似乎又有了一种力量----我还有如此多的事情没有做完,我怎么能就这样在这路边的草地上躺下?!
我打开了第二条信息:[13501563XXX]邹先生,我们除了表达反对的理由。。。。。。落款是“X银行的全体车主”。
我继续打开第三条信息: [13602546XXX]邹涛,你好,我们强烈反对涨价,现在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深圳人的工资有多少啊,停车费敢涨130%,那是不是不用吃饭啦.....您作为一个参与听证会的代表,衷心希望您能真正反映市民的呼声,因为以往的听证会就是走过场。请邹先生能帮我们广大的普通车主在听证会上强烈呼吁我们的心声。
“ 邹涛,怎么我们在广播里没听到你的发言?”当我看到这条短信时,我大脑里不禁开始回想和思考-----
是的,自己刚才在会场,到底说了些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我是消费者代表邹涛。在发言前,请允许我先向市交管局的领导(坐在我正对面的深圳市交通警察局马增雄副局长)请教一个问题,”这应该是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努力地回忆着,“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一个开了很多年车的市民告诉我,经过他本人多年的观察发现,深圳真正的堵车70%是由于撞车事故造成的,10%是由于路面施工造成的,10%是由于道路口设置不合理以及违章造成的,10%才是真正由于车多造成的,深圳堵车如此拥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车多。我想请马局长稍后告诉我们在座的朋友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我接着说了什么?
应该是比较坚定的表达了我听证的观点,那就是:坚决反对提价。经过综合调研,在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措施还不完善的前提下,我认为目前时机还不成熟,暂缓出台该项措施。解决交通问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并建议对该方案在媒体上公开面向社会重新征求公众的意见在制订方案。。。
“在24个名代表中,消费者代表只有8名,最好的状态是假设8名消费者代表全部反对,最后也可能只有3/1的代表反对,而听证报告也会在3/2的代表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导致了老百姓认为听证会就是“涨价会”,失去信心。所以,希望本次听证会能真正听取民意。。。。。”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体制,导致了我们今天有这样的“听证会”。对涉及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在制订方案时应该先征询社会公众意见,再根据社会意见和实际情况制订方案,然后再来听证。而不是象现在一样在这象小贩一样讨价还价。。。。”
我听到了现场有一些感同身受的市民在鼓掌。
这掌声让我觉得有些难过:很多事情,真实的摆在那里,大家都知道,但由于利益,大部分都是视而不见,心照不宣。
事后,这些天一直跟着我、真实记录我听证行踪的深圳卫视《城市记录》(相关细节会在9月18日9:30分的深圳卫视《城市记录》栏目披露)编导李先生用有些玩笑的口吻对我说,邹涛,如果在西方国家,你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议员。
议员?我唯有莫名地苦笑。我只一介草根而已。我所从事的GOLF工作,只跟很少的一部分人打交道,跟“听证会”之类的毫无任何关系。我所渴望和追求的,只是一种心灵深处的信念,尽管这种信念在这个商业社会里如此幼稚,但,如果没有,我会觉得自己是在行尸走肉的活着。就如当初毫不犹豫从军,只是为了有机会能战死沙场。
人生真的很短暂,名利只是过眼云烟。我常想,如果自己活得有价值,60岁已足矣。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我已经过了31个年头了,回首来路,虽然有很多的遗憾无法弥补,但更多的是无怨无悔。就如保尔柯察金所言,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作为一个生于70年代,按中国古话应当“30而立”的男人来说,在经历了各种身份的转变之后,我发现自己活着的内心信念才是这段生命的真正支柱!
我不知道媒体有没有报道我说的这些似乎偏离了主题了的、“另类”的话语。因为我的听证调研报告、那一万多名市民的沉甸甸的意见和真知灼见,已经在网上公之于众,所以不再在现场重复,因为,发言的机会只有短短的、宝贵的5分钟时间。
而在那一刻,我只想把很多老百姓在私底下议论的、没有机会摆上台面的话题,郑重的在一个很正式的场合放在台面上来说,并且,我本人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我希望能在时代的进步中看到一些改变。
在深圳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利益似乎已成为人们争逐的终极目标。在时下旧的道德体系已经彻底崩溃,而新的道德体系和游戏规则没有完全建立的社会里,我只能凭良知和信念去面对和做这一切。
事实上,综观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靠千千万万人一起去努力的。
在生活中以及网上,我听到和看到一些关心我的朋友对我的批评及鞭策,我非常感激,更从中受益非浅。唐朝时有一个忠臣叫魏徵,有一句话时时提醒我,那就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很少批评人,但我会批评事。
因为批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通常情况下批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能设身处地替被批评者着想。人的眼睛天生善挑别人毛病。他人费尽心力打扫房屋,旁观者一眼就能看出暇疵。而挑毛病的人往往忽视打扫者的辛苦。这就需要以批评为已任的评论者不要沾沾自喜于嘻笑怒骂的痛快,更要有为被批评者设身处地着想的恕道和厚道--这样的道行我自己还须多多修练。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文人范仲淹在《灵鸟赋》中写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样的批评环境虽然会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但严肃的批评、发出正义的声音永远需要勇气。所以我将该话作为我自己的信念和做一切事情的动力,并坦荡面对一切矛盾。
我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我无力去改变什么,因此我只能力所能及的去行动起来,积极的参与去做点什么。
更重要的是,以此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匹夫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