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深圳住房保障 |
分类: 邹涛民生与公益系列 |
保障性住房让深圳市民吃了“定心丸” |
|
市领导与市民同行看楼,质优价廉的经济适用房让低收入家庭安居不再是梦 保障性住房让市民吃了“定心丸” 昨天上午9点,马来西亚归侨、退休教师卓忠明登上“市民巴士”坐下,他绝没想到,车上有一位特别的“市民代表”,那就是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吕副市长平易近人,一见面就亲切地和市民们拉起了家常,“你们都住在哪里啊,家庭收入状况如何呀”,当了解到身边有位市民一家四口收入不高,现在还是租房子住的时候,他又关切询问房租高低等问题,让全车的人都很受感动。 和卓忠明同样怀着激动心情的还有40多位市民代表,昨天,他们一起参加“看变化”活动,聚焦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参观了深圳的部分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市领导和市民一路同行同看同感受,深圳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让市民们开了眼界,也吃了“定心丸”。 多位市民代表都感慨万千,“看了之后,我们就放心了,虽然深圳目前的房价还比较高,但市委市政府一直在不断改善,尤其是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方面更是做了巨大的努力,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如此高效清明负责的政府,肯定可以让工作和生活在深圳的人们安居乐业。” 市领导同行局长当向导,市民一路走来如沐春风 一路上,市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着深圳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方面的成绩,“今年内,深圳可向社会出租或出售的6000套住房,目前,已落实住房4189套,共10个项目。同时,除了在建和拟建的一批保障性住房项目以外,我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可圈可点的数字和成绩,让市民们很振奋。 沿着美丽的深南大道,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参观点——位于南山区留仙大道北的东明花园。已在此等待的南山区副区长宋强当起了本站的“导游”,原来,东明花园是南山区政府通过没收违法建筑进行改造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和高级人才公寓项目,改造后可提供360套住房。把违法建筑改造成公共廉租房,这可是新鲜事,市民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声,吕副市长拿起了话筒补充介绍,“以前,我们对违法建筑大多是一包炸药炸了,这次之所以对它进行改造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把违建当垃圾处理成本太高,二是该违法建筑比较完整,改造可以解决不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报了好几次名,本次才被抽中参加活动的市民代表张晓华连连感慨,“政府的这种做法很对,既不浪费现有资源,又可以为百姓办实事,何乐而不为呢?” 举目看楼进门看房,市民一路品评一路惊喜 上午10点,我们的“市民巴士”来到了位于龙珠大道与珠光路交汇处的龙祥苑住宅小区,正处于施工收尾及验收阶段的龙祥苑B栋可提供经济适用房204套。 乘着电梯,大家来到了十楼参观。一走进房间,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让市民代表们心情舒畅。这里的房间面积不仅户型方正,采光和空气都很好,地上已铺好瓷砖,开阔的阳台拥有不错的视野,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远望。住在附近的市民代表、退休干部刘知行告诉记者,“我关注这房子很久了,没想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这么好、质量也好,希望市政府可以为低收入家庭建更多的房子。”在深圳居住了多年的香港人易先生边参观边惊叹,“深圳的经济适用房建得真好啊。” 刚被龙祥苑的建筑质量所震撼,来到了龙珠大道南侧桃源村三期的市民代表们则被这里的开阔和大气所吸引。坐落在塘朗山附近的该项目空气清新,还有很大的广场花园。在工地的会议室里,项目负责人史绍武向大家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你们知道吗,我们桃源村三期是一步装修到位,有橱柜、有洗手台,甚至有镜子、有肥皂盒,只要自己买张床、买床被子,搬了行李就可以住进来了。”听了介绍,吕副市长饶有兴趣地第一个发问,“为什么不提供毛坯房,而是提供已装修好的房子呢?” 显然,他的问题也问到了市民的心坎上了,大家都专注地听着。“经济适用房是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而建设的,我们对装修过程严格控制,保质保量进行中档次的装修,装修好的房子住进来后很人性化,还可以避免住户自己装修造成的不必要浪费,帮助他们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在地产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对政府提供已装修经济适用房的做法赞叹不已,“考虑得很周到,这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啊,是为民办实事。” 畅谈想法畅谈思路,市民一串感慨一片掌声 中午11点,市民代表们来到了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的会议室,清茶甘甜、水果飘香,参观之后的市民踊跃谈着感想,心潮澎湃。 海归人士王威率先发言,“经济适用房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吕副市长以市民代表身份与普通市民一起参观,关注市民冷暖人生,让人感动。”晶晶教育机构董事长马克荣坦言,作为拥有20多家幼儿园的教育集团,如何留住优秀的外来幼儿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是一个关键,深圳的做法可以让幼儿教师们看到安居在深圳的希望。 听着市民代表们的肺腑之言,吕副市长也热切地向市民谈着市委市政府在建设保障性住房、完善住房保障体制方面的种种做法和思路,对着厚厚的一叠手写提纲,结合市民们关注的热点,畅谈了半个多小时。显然,他也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讲起来生动而专业,赢得掌声不断。 吕副市长言辞恳切,今年市政府承诺要拿出6000套保障性住房出租或出售,在短短的一年内要完成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装修等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我们一定要百分百兑现承诺,目前我们已落实了4189套。”他还透露了一些激动人心的细节,市政府在讨论地铁上要盖建什么物业的时候,经热议认为应多建保障性住房,因为大家认为,不能把保障性住房选在偏僻的地方,而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低收入市民的出行问题,并让这些市民还能成为地铁的稳定客源,因此,市政府最后决策将在地铁2号线、3号线建设首批近百万平米的保障性住房。此言一出,掌声一片。 “大家也看到了,经济适用房绝不等于豆腐渣工程,绝不等于粗制滥造工程,我们的这些住房是有质量保证的。”吕副市长在市民关注的住房申请问题上还承诺,政府将通过信息普查、档案管理、申报轮候、资格审查、公示监督等制度来保障分配环节的公平和透明,“按照一位市民代表的说法,就是绝不能出现开着宝马、奔驰来买经济适用房的场面。” 市民代表陈意如用“专业”和“清明”来形容自己对吕副市长的印象,“从某种角度而言,作为分管国土的副市长,他可以说是深圳的大业主委员会主任。他向我们条分缕析了深圳将如何一步步解决市民和外来人口的安居问题,让我们生活在深圳的人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很放心。刚才,我还向他提了些建议,比如政府应掌控住大部分保障性住房的产权,比如在规划上不能总选址在偏远的角落,吕副市长说我的看法和政府的思路是一致的,真让人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