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邹涛民生观察系列(102):沉痛掉念江诗信老人

(2007-04-28 23:08:51)
 邹涛民生观察系列(102):沉痛掉念江诗信老人
 

/邹涛

 

    在中国,一个理想者,注定了他最后的出路只能是自杀,江诗信老人背后透露的,是中国慈善公益事业体系的巨大制度缺失。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

---题记

      “希望老人”江诗信走了。

      当我在岁末的南方这座城市清冷的早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禁悲从中来,在他轰然坠下的瞬间,我感到的是如此巨大的刺痛,眼睛一刹那竟然变得湿润而模糊。据知情人说,江老是死于“欺骗”:有人冒名贫困大学生骗走了他几千元的爱心捐款,这让江老耿耿于怀。这件事对一个心怀大良知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道义打击。

      14年来,鄂、豫、陕三省15个县市的600多个村庄印满了江诗信老人的足迹,他所走过的28万公里路程足够绕地球7圈。14年来,江诗信老人耗尽7万元家财,引资数百万元建立爱心志愿者协会,直接或间接帮助2164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江老已奔走了14年,14年的辛酸苦厄可以说全系于他一己之良心。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痛苦挣扎,他良心之弦的“弹性系数”早已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一次哪怕看似微不足道的伤害就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强健的心灵,何况江老已是一位71岁的老人,他虽看透世间百态,但他显然没有时间去疗伤,他已然承受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即使承受得起又能怎么样?即便没有此次“欺骗”事件发生,江老还能在助学的道路上也永远是杯水车薪,永远是捉襟见肘,永远是拆东墙补西墙,永远要面对接踵而至的无助的眼神,永远要面对破旧的校舍和艰难的教育———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良心总是有限的,而贫穷和艰难总是无限的。

       一个网友曾在网上给我留言说,在中国,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最后的结局和出路只能是自杀。我想,江诗信老人选择以黯然自戕的方式向他孜孜以求的助学事业做最后的献祭,江老决定毅然决然自戕的致命理由应该是,作为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他那年迈脆弱的肉身再也无法承担如大山般沉重的助学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良心上的撕扯。

      据统计,中国每年仅小学就有250万人因贫困而辍学,这个数字还在常年累积着。。。而就是这么多失学儿童、失学少年,仅靠几个江诗信能解决多大问题?即便中国再出现几百几千个江诗信也不是杯水车薪吗?即便他们再有良心,不也是无济于事吗?我们每年的公款吃喝、公费旅游达几千个亿,用纳税人的钱建的豪华办公大楼越来越多,这些钱,可以帮到多少孩子上学啊。江世信老人的悲剧呼唤着国家教育从制度上出台解决问题的良方,更呼唤更多的长效机制的民间救助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合力,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江诗信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中国民间助学的一盏“良心之灯”,就这样嘎然熄灭,蜡炬未成灰而泪已干。那个将他的生命推向死亡的刽子手,他的良心将永远受到谴责,也将永远不得安宁。即使他躲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也无法逃脱道德上的拷打和惩罚!偷也罢,骗也罢,我们都真诚的希望我们的公安部门能将他绳之于法。让罪犯得到他应有的惩罚,让所有爱着江诗信老人的人们内心能多一丝慰籍!  

  江诗信老人安息吧,天堂里不会有失学的孩子!

意见交流:zoutao2008@hotmail.com

2006/12/16日上午于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