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妻:最早的老婆是抢来的

(2021-10-15 15:08:17)
标签:

教育

历史

收藏

图片

文化

分类: 杨加深随笔

妻:最早的老婆是抢来的

杨加深

现代人的老婆叫“妻”,古人也是,但一般说来,“妻”是娶来的。然而在造字之初,“妻”却是抢来的,这可以从甲骨文中找到证据。

甲骨文中的“妻”是个会意字,一旁是“女”,另一旁是“又”,“又”就是人的右手的初文。甲骨文“妻”中的“女”,与单独出现的“女”字相比,多了一头长长的秀发,而且是朝上长的,这当然不是写实,而只是为了造字需要才这样写的。一只来自背后对的大手抓着美女的头发带回家,就是“妻”字。任何文明都是从野蛮过来的,我们也不例外。 

妻:最早的老婆是抢来的

妻:最早的老婆是抢来的


那么,什么时候抢亲更容易得手呢?当然是黄昏时候,这也是“结婚”一词的由来。研究汉字有“因声求义”的说法,《白虎通》载:“婚姻者何谓?昏时行礼,故曰婚。所以那时的“婚礼也写作昏礼。尽管后来人结婚都选在白天,但这种来自远古的表达习惯却一直保留至今。

“若”也是个会意字,在今人看来,“若”是由“艹”和“右”构成的,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的由“女”和两只手“廾(gong)”组合而成,这个“女”也有朝上长的长发,像举起双手梳理秀发的样子,所以“若”的本义是“顺从”。与“妻”字不同的是,“若”是美女自己的双手在梳理秀发,与“妻”字中那只野蛮的外来大手不是一回事。或许是理顺后的秀发更能引起男人的关注吧,这位美女就成为别人的妻子啦。 

妻:最早的老婆是抢来的

《说文》释“若”说:“择(zhai)菜也”,是因为许慎没见过甲骨文的缘故。甲骨文中的“若”没有“口”旁,加上“口”的“若”实际上是“诺”的本字,因为顺从,所以同意,不就是“诺”吗?其实“若”“诺”二字最初的读音也是相同的,声母都是n,是音韵学中“娘日二母归泥”说的例证。这就和古人读“尓”如“你”,读“弱”如“溺”,读“入”如“内”的道理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