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肖育文莫言山东高密诺贝尔奖饺子 |
一、平静祥和的故地
莫言说,自己只有站在高密的土地上,创作才有感觉。
他喜欢高密的平静。





广褒无垠的麦田看不到天际线,再过十天左右小麦就要收割,想起儿时在麦垛里捉迷藏的日子。

















回到山东老家,翻箱倒柜地找到20年前收藏的扑灰年画和剪纸的真品。这种具有浓厚民族气息和民间风味的艺术品,己被定为国家级非物遗产。











有些记忆因遗憾而丟失,有些记忆因时间而越发醇厚,这座四十年的老座钟散发着浓浓岁月。
莫言从50岁之后,回高密的时间越来越长。
回到高密,莫言喜欢背着手赶大集。逛市场的时候看到粮食一定要摸两把。




饺子,是莫言几十年来最喜欢的美食。
谈到饺子,就不得不说莫言当作家的初衷。莫言的大哥说,当时他们的一位邻居告诉少年莫言,作家们生活是非常富裕的,每天三顿都吃饺子。多年后,莫言回忆哥哥说起的这件事感慨颇深:“我当时就想,原来作家生活是如此之幸福啊,所以当年想当作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天三顿都能吃到饺子。”






就是这种现磨现卖,货真价实,看得见摸得着而又回味无穷的味道。








合子饼是北方的食物,烙合子寓意是把不好的事情都翻过去,让好运伴随!一口咬下合子仿佛能咀嚼整个齐鲁大地,那些麦田,那些杂粮,那些硬茧的手!那些一场骤雨乍过在后院里新剪的春韭。
山东方言里有很多具有本地形象描述的语言,这类语言也许只有当地人才能搞懂,哪怕是临县的人也难得明白。看下这张照片,你摸的着头绪吗?



六月,山东樱桃正是上市的节令,在市场上到处可见卖樱桃的摊位。樱桃果实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玲珑诱人。在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使其果实硕大、坚实而多汁,入口酸甜,不仅口水直流啊。




“蒜你狼”上市了,五毛钱一头,家家户户屋檐下都会挂上几串。吃饺子、拌凉菜、打卤面、呛爆窜炒,都对味。

北方人家都会有个蒜臼子,在以前的动荡岁月,搬家时哪怕扔了很多“破烂”,唯独它会跟着主人来到新家。蒜臼子作为山东人常用的厨具,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功能,成了游子异乡的一种寄托。


山东人爱吃大葱的习性,大概从野葱蛮荒时代就遗传下来了。辛辣中透着丝丝香甜的大葱,能让苦涩日子过得别有滋味。嚼着大葱,山东人踏遍了关外海外。他乡也有葱,可吃来吃去,总也吃不出故乡滋味。


说起山东,当然缺不了山东快书。一方面,形式简通灵活。手里一副鸳鸯板,打起来就能表演。另一方面,地方色彩浓厚。它用山东方音演唱,朴实粗犷,很有气势。结婚喜庆当然缺不了山东快书来捧场。

现在人们对露天电影带着乡愁般的怀念。只因缺乏,而格外感激。生活于喧嚣的车水马龙中,心里总会怀念点什么,却又不知是什么,观看露天电影,不由引起了我的乡愁,好想过去,想念儿时的快乐,想念那时的无忧与无知、想念那少有的天真与单纯……
姜文的片子,不过不是《红高粱》~~~

我出生长大梦牵魂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