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0日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桃李门墙”童强老师教学成果展演京剧老生经典折子戏

标签:
天蟾逸夫舞台上海京剧院上海戏剧学院童强王珮瑜傅希如蓝天京剧 |
分类: 生旦净丑唱念做打 |
2011年9月10日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桃李门墙”童强老师教学成果展演京剧老生经典折子戏
http://s13/middle/4971d772g77b03ae406cc&690
http://s14/middle/4971d772gace24ebde6ed&690
http://s13/middle/4971d772gace25547e1bc&690
老夫于九月间利用年假期间,下了一趟苏杭,遍赏美景,尝了美食,最终落脚于十里洋场,见识见识魔都。其实与太太规划行程时,特意选了最后日期来上海,为图十、十一两日三场京戏。中间空了一场探母,或是因为此戏滥觞,故晚场就改作陪太太夜游了。十日下午场是上海戏校童强老师的教学成果展演,老生折子戏,大轴还是瑜之《宋江题诗》,更要来看看。
余因住在南京路附近酒店,行走几步就到福州路上的天蟾舞台,魔都的旧街道虽不宽阔也四通八达,余走惯帝都的棋盘大街,再到魔都,竟时常调向,倒是太太引路才没走丢。入场之前看了节目册,有关于童强老师的详尽介绍以及众同行、师生的评语,得知原来是童家班子嗣,“杨子荣”的侄儿,余见童老师还是在《绝版赏析》光盘里识得,标准清隽的老生扮相,又看节目册中青壮年时的照片,果然是上海小开风采,即便是那张六十岁时的标准像,也分明中年美男子。看介绍童老师博采众长,执教后更是有教无类,以余、杨派老生正路开蒙,又能教麒派戏,这从他的学生以及展演剧目中可以体现,小学生打基础何等重要,且教出的学生多有成绩,贤如王珮瑜、傅希如等人,新在上京崭露头角的蓝天、留校执教的杨舒雯(杨淼)都是高才,尚在戏校学习在学京赛中夺魁的小孙,都是未来之星。主办方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暨附属学校特意在九月十日安排这两场汇报演出,也是让学生答报师恩。
http://s11/middle/4971d772g77b03c3f2eea&690
http://s10/middle/4971d772gace25b738aa9&690
http://s15/middle/4971d772g77b03c5c2abe&690
http://s7/middle/4971d772gace25cb40076&690
http://s14/middle/4971d772g77b03c83eecd&690
http://s9/middle/4971d772gace25de51c98&690
本场老生折子戏均是童老师的学生展示演出,里面有明演员,有青年才俊,有青年老师,更有还在戏校学习的学生,展示了各个层次的学生水平。头一折《空城计》,从诸葛城楼前“小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摇板至司马的“城内定有埋伏兵”结束,集中展示了诸葛的唱功。饰演孔明的沈红,尚是戏校本科生,坤生,嗓高亮,头句摇板张嘴即响堂,一段三眼一段二六也稳稳当当,二六里用了马氏“亦非是…皆因是…”词句,行腔还是规矩大方,没有过多流派风格,扮相堂皇,这些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优点,可能带些学生腔调,少些灵动,也是标本的意义,太太在座中很是赞赏这位姑娘。二段《李陵碑》,四老军引老令公上,锣鼓声中一望两望,托髯搓手,继而开唱那段反二黄,这场也是卖一段唱功,后面跟上几句散的,到“弓折弦断为的是哪条”即亮住结束,还以为到“寻一个避风所”再戳刀亮住结束,断尾之憾。去杨业者,上京青年演员顾亮也,因青年在剧团,少有正戏机会,余在京看上京汇报演出时多为配演零碎角色,记得原在北京戏校看汪宇《南阳关》,饰演韩擒虎者似乎名顾亮,不知来历。小顾之杨令公很是卖力,音色亮欠宽厚,唱到后段原板稍显后劲不足,“魍魉臣”句好像有点呲,年轻人有登台机会奋力为之,正在当年。三折《借东风》,七星坛一场,是卖一段二黄,这样西皮、反二黄、二黄就俱全了。唱到“趁此时返夏口”即打住,妖道站在坛上合幕。饰演诸葛为上京青年演员陈圣杰,小陈本是多唱言派,这次是马腔言唱。温如先生这段“习天书”广为传唱,真是“留下了千古绝唱”了,晚生后辈不单学马的,连少春、宝春父子、李和曾先生、李崇善、言兴朋以及王珮瑜等老生也都按马氏腔调唱这出。言派如今不算兴旺,兴朋老师开了山门,小陈也在门下,在流派班汇报过《战北原》等言氏剧目,这次唱借风,披发法衣持剑,也是马氏扮相,嗓音也欠宽亮,行腔倒也规矩,最后“耳听得”几句散板小拐弯儿有点言氏风格。四折《文昭关》,后花园一场,伍员箭衣马褂,佩剑而上,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开始,台上还是大帐子,大边放桌椅,伍将军“一轮明月”吟咏一段,进出帐子换髯口。饰演伍员的邢鹏远,也是上海戏校本科毕业生,可能要攻杨派,一轮明月一段行腔吐字还很有流派特色,后面两段快原板嗓子有些不跟力,最后“我本当拔宝剑自寻短见”一句,有拔剑要自刎的身段,好像异乎习见身段。五折《斩经堂》,这是麒老牌的本戏,开幕已是两人在经堂了,驸马公扎绿靠,翎子狐尾,挎宝剑,与旦角一身佛家打扮,老生旦角白口,气氛一紧,旦角哀求,老生开唱那段碰板三眼“贤公主”。最后以公主自刎,吴汉哭介作结,好像现在演《别姬》的结尾。去驸马公的是上京演员郭毅,也是麒派班的学员,前一阵电视里放了麒派折子和《楚汉相争》等剧目的录像,小郭演张良等角色,也是麒派形象示人,个别腔调还是极力仿学老牌的嗓音,还是多学周先生做戏才好。这次斩经堂的吴汉,本是武将身份,又是一番国仇家恨在身,面对娇妻,进退维谷,做戏很是到位,尤其用掏翎子、揉肚子、搓大腿等程式表现思想斗争,小郭演来做戏很足,高拨子歌来也还挂味,只难免少些老牌的老辣,且待时日,后面唱摇板时有一处晃范儿, “我本当不杀她”迟疑了一下,多唱了个杀字,成了“杀不杀”(后来翻看剧本好像前后两句位置调反)。六折《洪洋洞》,演洞房一折,让杨延昭唱了洪两段,这是杨派的拿手戏了,演员杨淼也是坤生,现在戏校执教,侧重杨派路数了,员外巾、褶子、腰包,由小生搀扶而出,张口“叹杨家”,嗓音宽厚,可能为学杨的嗓音显得有些刻意,行腔确实规矩,后面那段快三眼也很有效果。
http://s6/middle/4971d772g77b03ca88335&690
倒三是《三家店》选场,上解差、罗周,撕鞭声中秦二爷登场,唱那段将身儿的流水,打店后“凤凰展翅”时唱三眼,修书唱原板,这里省了一个花脸史大奈,改作罗周差人暗地下书岗山。上京青年演员蓝天去秦琼,最近一阵蓝天在上京崭露头角,还是当年在网路上看过他演《伐东吴》的片段视频,后在电视上看他参加青京赛时《定军山》的录像,感觉还显稚嫩,后在京看流派班汇报演出,蓝天与瑜等人拆唱《珠帘寨》,也印象平平。这场的三家店倒是成熟不少,个头高挑,嗓音通透,也是余派的“提溜劲”,登场就有碰头彩,一段西皮流水干净利落,“三家店内”的三眼也是一唱三叹,还是周啸天先生的行腔,这出三家店本也是周先生唱红了。最后一段修书的原板,更是高腔迭起,最后几句摇板,暗中放火使一大腔,掌声中结束。倒二《除三害》,演“路遇”一场,这戏也本是老戏,还作《应天球》,言菊朋先生留有唱盘,还有前面王浚太守教子“勤学业苦钻研青春有限,年少人说什么铁砚磨穿”原板,我一直觉得这几句可以作为青年人励志警句,谭富英先生和裘先生还有录音配像,也是全出。老中京李和曾先生和袁先生合作此出,老生角色王浚改作“时吉”,现在也能听到“路遇”一场录音,另李宗义先生也有录音。这次傅希如唱时吉,词句、行腔也多按李(和曾)先生路数,包括“兴波浪”的大拖腔,“有须眉有志量”垛句,都是高派特点,可能行腔没有过多的疙瘩腔,也没完全学李先生。时吉的扮相也是按李的,豆绿色方巾(前沿卷起)、褶子、彩裤、夫子履。我在电视上见小傅时,还是武生身份,后来看他在节目中清唱老生唱段《上天台》、《饯别》等,看了节目册介绍方才知道他本是老生组学员,后因换嗓暂归武生,嗓音复原后又应老生行,现场听这出《除三害》,又学习了一遍这戏。配演周处的花脸也是戏校教师,改良鸭尾巾、褶子、箭衣、大带,没有反映过来学得哪位花面前辈的服饰。
http://s14/middle/4971d772gec0d81fff9fd&690
http://s16/middle/4971d772g77b03e376f8f&690
http://s16/middle/4971d772g77b03e481adf&690
http://s12/middle/4971d772g77b03e55da7b&690
大轴是瑜的《宋江题诗》,也是来沪观剧的动力。《题诗》本是关正明先生在武汉京剧团时从老戏《浔阳楼》中摘出来加工整理的,当时颇有反响,余倒不曾正经看过,只在电视上看过汪正华先生的唱段,还有就是李军在上海的演出录像。全剧不大,只两刻钟,场上人也不多,就是生扮宋江,和丑扮的酒保二人。这场瑜排演《题诗》,应也是童老师教学成果。瑜之戏路宽广,早不限于余大贤的十八张半范围内,更有其他流派风格的路数,希冀能有各派营养。《题诗》正是关先生以余派风骨为核心,兼取马派潇洒、杨派醇厚的特色,正与瑜的路数有共同之处:瑜也向张学津老师学马派剧目,余杨本就不分家,合适合适。头场上严庆谷之酒保,小锣声处,做出各种打扫厅堂身段,有赖他武丑的根底。继而瑜之宋江,二黄导板场上(犹如《骂曹》之祢衡西皮导板唱上),幕帘出,青方巾、蓝褶子、厚底靴、玉竹扇,一位儒雅清隽的“黑宋三”,九龙口唱回龙腔,接原板、散板。瑜之中锋嗓子,较之在京听现场更为在家,台下看客也大加掌声,足见叫座魔力。见酒保、上楼坐定、要酒,严庆谷临下场还不忘抓哏:这位是素食主义者,“揭露”了演员本尊生活习惯了。却说宋三郎楼上观景,又问及蔡九知府官声、无为军通判黄文炳为人,又听楼下母女哭声,叫来酒保,打听事情缘由,更激起宋三郎激愤,接唱原板慨叹天下。几句散板,心潮起伏,酒兴阑珊,再唤酒保,取笔砚来,瑜宋江来个隔空题诗,立于小边处,边写边念,吟出一词一诗。诗词发于心出于笔,酒壮豪气干云霄。题罢反诗,叫上酒保结算酒钱,酒保还不忘调侃一句:到底是瑜老板,出手真大方!戏里戏外,意趣在此。瑜宋江下得楼来,回望江景,几句散板,一个造型,继而戴醉而去,空留一段壮哉的英雄壮举。这戏的唱词写的宋江这个刺配小吏,心怀忧国之思,总觉过于夸大了,这时的宋押司还是慨叹自身际遇吧,设计的身段也净是搂髯抬手高望,有点样板身段,不是很适应。难为瑜也能演来,唱段自不必说,挥洒自如,嗓也在家,身段倒也潇洒,可能还不够醉狂,也少见台上如何表现借酒纵狂的格局。大幕合闭,台下观众纷纷涌到台前,掌声不绝,全体演员谢幕,又请上童强老师向观众致意,童老师很是激动地讲话,感谢观众、感谢同行、甚至感谢学生们能来参演,真是谦逊君子之风,也希望童强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员能够桃李满天下,享誉剧坛。
http://s12/middle/4971d772g77b03e220b8b&690
上海的观众很是捧自家的演员,不拘名家还是学生,出场多有碰头彩,谢幕更是掌声不绝,想来各地观众都是对本土院团演员关爱有加。
http://s3/middle/4971d772gace274f0b782&690
节目单:
《空城计》
诸葛亮———沈
鼓师:刘晟
琴师:胡雅斌
《李陵碑》
杨继业———顾
鼓师:郭磊
琴师:胡雅斌
《借东风》
诸葛亮———陈圣杰
鼓师:郭磊
琴师:陈平一
《文昭关》
伍
东皋公———李昊桐
鼓师:郭磊
琴师:陈平一
《斩经堂》
吴
王兰英———石晓珺
鼓师:郭磊
琴师:胡雅斌
《洪洋洞》
杨延昭———杨舒雯(杨淼)
赵德芳———李源远
鼓师:钱镇威
琴师:路航
《三家店》
秦
罗
鼓师:钱镇威
琴师:杨梅
《除三害》
时
周
鼓师:何群
琴师:杨梅
《宋江题诗》
宋
酒
鼓师:何群
琴师:刘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