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诗人和他的海――品读诗人杨力系列组诗《我的海》

(2014-01-19 00:03:08)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歌、散文评论
http://s14/mw690/001lo8usgy6FTARojkVad&690

一个诗人和他的海
――
品读诗人杨力系列组诗《我的海》

雷火

        
时已交九,在这风如刀刃、万物静寂的寒夜,当我独坐书房,静下心来,又一次沉浸在诗人杨力系列组诗《我的海》中时,有关海的气息,扑面而来:海水 来了/是情感又一次活过来/层层叠叠的海浪/ 把那些足迹/收藏 抬起受过伤的手臂 /以一根早就点燃的香烟 作为断指/海浪 一页又一页的翻开 不知不觉的历史望海  一望无际/ 再望  满目海水/天和海一样的蓝 /唯有自己在发梢 浮起浪花/许多年以后 海水比年轻时期更咸(组诗之一《我的海》)。我们从这些叩击灵魂的诗中,仿佛听见诗人与他笔下的海心与心的碰撞,看见彼此对视的目光中会意的默契。诗人是在用心――一颗饱经沧桑的心,在倾听大海的心声,抵达大海的内心深处。他听得出大海每一起狂涛凝聚的疼痛,看得见大海每一朵浪花噙满的泪水。正因为此,大海作为回报,用涛声回应,向他倾诉曾经的沧桑和内心的隐痛,讲述有关海的故事和传奇。丰富了他笔下的海,同时赋予了他的诗的生命力。感动着笔者,震撼着读者,产生共鸣,并在读者心中扎下根,从中有所撞击,有所感触,有所醒悟,有所反省。实际上,诗人笔下有关大海所发生和经历的一切,正是人类历程、我们民族历史的一个个侧影。
       
杨力出生在江苏连云港市一个叫作燕尾港的面临黄海的小渔村,自小与海就有一种天然地亲近。亲眼目睹父辈和乡亲们以海为生,在大风大浪中讨生活的情景:

    是一壶酒  一家人 生活是一根有粗有细的缆绳
    一头是拴在岸上的家庭孩子和女人
    另一头 拴着渔船 海洋和上岸就醉的男人

    汗水与海水一样咸 浓度交织在海与岸的边缘
    当农民把种子播在土里 渔民就把汗水撒在海里
    渔民的日子 就在一半是海水 一半汗水的海面――《上岸》

      
从诗人的诗中,我们不仅看到的是海边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中更感受到视海为衣食父母、向大海讨营生的出海人,其中酸甜苦辣的艰辛和劳苦: 在船的眼里/是唯一的路/桅杆以父亲的摸样/支撑着风帆 舵的方向/握在粮食和温饱之间(《 渔船》)。所以每一次归港,自然就成了出海打鱼人的节日:一弯就弯成渔港/再弯就弯如女人的膀弯/情绪随着海水忽起忽落/潮起了/渔船纷纷归港/在这样的一湾海港里/或避风 或上岸/ 人和船 烂醉在/暴风骤雨下的淤滩(《 港湾》)。因为这是与大海在生死线上的又一次成功的较量,所以,海边渔民大多嗜酒如命。一为御寒,二为生死关上又闯过一回的幸运。海边女人心疼自己的男人,赶海的男人更爱自己的女人:一根长着眼睛的缆绳抛向 岸边 抛向她/女人都知道把缆绳的一头拴在带缆桩上的同时/ 也必须在岸上的日子 心打个死结 这是我的家乡 燕尾港人的生存/男人俘虏了鱼  女人俘虏了男人/男人在海上折腾 女人在岸上心疼/生活 俘虏了他们的整个人生 《归港》)。每一次归港,自然都是他们的新婚之夜。
       
每一次出海,渔民的命就交给了大海。说不清是哪一个风浪、哪一次海潮,就会断无回头路,成了摸不着家门的孤魂野鬼。而这一次次悲惨而又永无终止的场景,像一块一生都琢剔不去的烙印,疼痛在诗人的心口:

    被风暴打碎的那些船板
    都带着一种消息
    跟随着潮水抵达岸边
    有的被捡去当柴火
    有的一直漂浮在海面
    如一个人的灵魂
    摸不着家门
    总是有一块破碎的船板
    被家人认出
    抱在怀里痛哭――《海难》

      
当我的目光抚摸着这痛彻心扉的诗句时,当年插场时海边常见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眼前:渔船归港,父母妻儿守望到深夜,依然不见亲人出海的那一条木船,划破夜空撕心裂肺的哭声,港湾晚风中飘起的那一缕缕白发,海滩那一座座仅埋有衣物的孤坟。。。大海茫茫,何处可招魂?诗人在这首诗中,被风暴打碎的那些船板,告知我们:有的被捡去当柴火有的一直漂浮在海面 总是有一块破碎的船板/被家人认出/抱在怀里痛哭,似乎诗人想到了很多,目光伸向更远的远方。而此刻,我的脑海,兀现出一幕幕人类社会历史悲剧中发生的惨烈的场景,中华民族所遭受的一次又一次劫难后的悲凉。。。。。。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无疑道义上会有一种自觉的担当。面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在场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良知,发出正义的声音。杨力,一个脸上总是露着孩童般天真笑容的诗人,看似无牵无挂,与这个社会脱轨。不求财,不贪财,生活只求温饱。衣袋里只要有上路的路费,就会行走,在飘泊中寻找自己灵魂的归宿。但他隐藏在目光背后的那双眼睛,始终投向脚下这片土地,通过海把笔触延伸向沉重的现实,:长江上游 水里有人吃多了在吐酒/黄河源头贫穷的水里有人被淹死/有的人是在左岸落水/有的人是在右岸投江/这些都统统交给大海来收藏(《入海口》)。从中,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内心之悲凉和无奈。虽然生长在海边,但他在行吟中,始终牵挂着从土地里刨食粮盼收成的农民兄弟:庄稼都是苍老的农民/海水  近在很苦涩的脚边/淡水  遥远在天边/最能喝水的是农民/灌溉了自己 也灌溉了稻田 水流入庄稼地/救活了庄稼也救活的是自己 (《淡水》)。任何一个诗人,即使身陷现实中的樊笼,但心灵的一双翅膀永远会在自由的天空飞翔。杨力也不例外,但他更清醒地意识到,为此会付出的代价,甚至生命:曾经有人问/那鸟为什么落在渔船的旗杆上不走/我说 鸟累了/头顶是天空/ 脚下是海水/一只鸟的命运/就在我们的上空/有人说很肥的心 吃了它/我说那鸟就伤在心上/你吃伤  还是吃心 (《雨水》)。面对弥漫现实的天空的乌云和黑暗,诗人发出雷霆般的吼声:

    想多了 就应该有洪水
    自许多人的心灵暴发
    可以冲破家门 拥挤成
    可怕的愤怒
    先淹没我们
    然后
    再淹没他们

    我们在土地的边缘
    他们在土地的中央
    先死的是我们
    漂浮在水面
    后死的是他们
    沉溺在水底
    我们被阳光一照
    没了
    他们被黑暗一抹
    永远――――――――《洪水》

歌舞升平中,当今社会,一切商业化,一切娱乐化,甚至不知廉耻,道德缺位,醉生梦死的现象,随处可见。有谁会去认真地思考和反思,这种金钱至上和享乐至上潮流的源头来自哪里?将会产生什么样的触目惊心的后果?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正是西方潜移默化地渗透,以文化侵略的方式,用这种软武器,麻醉、毒害国人的神经,而实现他们用枪炮入侵无法达到的目的,所以引起诗人更大的担忧,并把目光伸得更远――今天和明天:

    如果有枪声 自侵略的方向
    击中
    我们的和平与思想
    退一步 就是叛变
    精神和尊严同样是领土
    不可以软弱的是士气 面对枪口
    吐出来的不是烟花炮竹
    一切关于战争的演说
    都是因为国土

    如果有子弹 自异国方向
    击中
    我们共同的祖国
    倒下的我们疼痛在母亲的心口
    子弹 打在昨天
    会延续到今天 明天――《面对》

      
长期以往,毁掉的,将会是一个民族血液里的蛋白和精神上的骨头,甚至会毁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国人应该如何抵御,重建什么样的道德规范,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诗人年青时,因为突遭家庭变故,曾经带着年幼的儿子到处流浪,历尽人生的坎坷和磨难,最后在寺庙栖身。在七年寺庙居士生活期间,曾经参与化缘新建两座寺庙,独建一座寺庙。天生和后天修炼的佛性和悟禅,引发了他来自内心的觉悟,对人生和现实有了更新的思考和超脱,更赋予他笔下的海以生命和灵魂,更为立体和饱满:水在我的心里  叫海水/你站的地方   叫海岸/我经常躲避的地方  叫海底/你骂我的时候  就是海风/翻开我所有的缺陷 浪花一页一页的是旧账/我愤怒的时候  就是海浪/把自己撞碎在礁石的心上  那就叫海葬”(组诗之一《我的海》)。诗人诗中更多了一种空灵和清醒:如果 活着可以看到未来/我情愿把全部交给大海/如果 死亡是犯错的现实/我就把灵魂交给童话 回头是岸  再回头还是海/低头 一想/自己掉在海水里的天空中/抬头 仰望/天空掉在海水里碎成浪花” (组诗之一《我的海》)
      
从杨力系列组诗《我的海》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出于诗人对诗歌的热爱、痴迷和坚守,注定了他一生的飘泊,在流浪中行吟。所经受的人生劫难和曲折,给了他丰厚的生活底韵;七年的居土生活,激发了他的悟性和灵心;从而成就了他的诗。自小与海结缘,给了他创作上灵感和动力,才会喷涌出不同凡响的系列组诗《我的海》。
       
当我们在欣赏他诗中大海的魅力、思想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的同时,更不可忽视,他在现代诗艺术创作上的探索。杨力的诗,尤其语言,不受时风所动,不为潮流所惑,而改变自己创作认定的方向和原则,一直坚持主流诗歌的创作。沿着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脉胳,寻找诗歌的源头,从中汲取养料,注重汉语言文化的特点和大众的欣赏习惯,结合汉语的进化、发展的现代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化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善于运用独自捕捉到的生活细节,强化诗中所要表现的内涵的力度,增强了诗的震撼力。擅长用缓慢的语调和节奏倾诉,给我们留下思考的间隙,从中感受他诗的魅力和思想的亮点。善长把一个个动感的画面推向读者面前,直逼你的内心,而产生强烈共鸣。在描述所要表现的事件时,看似他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从文字的背后,我们分明看见诗人那一双忧郁的目光,分明听见那一声长长的叹息,从而增加了诗的感染力。在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上,习惯用干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震撼人心的场景,成点晴之笔。无疑,诗人有益的探索是成功的。当代诗坛,因为诗人系列组诗《我的海》,更多的人会记得诗人的名字。现代诗的方向在哪里,道路在哪里,如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诗人的系列组诗《我的海》,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杨力――这颗在黑夜里孕育很久的诗星,我相信:总会有一天,在中国当代诗歌灿烂的星空,闪烁着属于他的耀眼的光芒。

                                                                                                              
2014年元月10日寒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