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苦难中的高贵——读曹文轩《蜻蜓眼》

(2016-12-31 11:39:21)
标签:

读后感

《蜻蜓眼》

曹文轩

高贵与美好

亲子阅读

分类: 且行且记且珍惜——读书篇

苦难中的高贵——读曹文轩《蜻蜓眼》

最早读曹文轩的作品是为了让女儿看,可女儿只读了《草房子》便不再读,而我却深深地被曹文轩的作品吸引。我喜欢他文字的干净纯美,喜欢他文字里浓浓的爱和淡淡的忧伤。这次读《蜻蜓眼》更因文字中的那份美好和悲伤而感动,眼前几度升起一片雾气。

《蜻蜓眼》小说以中法混血儿孩子阿梅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中法结合的一家三代人在上海、马赛、宜宾三座城市之间的生活及遭遇。作家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从抗日战争到文革后期,没有控诉,不做追问,而是以充满古典韵味的语言平和讲述了一家人在特殊年代相扶相帮的美好故事——他们在再恶劣的情形下都守住了人类的底线,再悲痛的时刻都留住了浪漫底色。
《蜻蜓眼》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奥莎妮。她高贵优雅,不论生活是顺遂还是坎坷,始终活得充满尊严。

“奶奶像一朵从十分遥远的地方飘来的白云,飘到上海的天空时,遇到了柔软的风,化成了晶莹的雨珠,落进了黄埔江里,落进了中国的大河里。”奥莎妮,这个法国女人,为了爱情追随中国丈夫来到上海来到蓝屋。“蓝色的瓦,门窗也是蓝色的,海洋般的蓝色”。这是奥莎妮和她的丈夫与孩子们的家,是他们永远窗明几净、欢笑不断的港湾。富足安宁时,这里飘着醇美的咖啡香气,回荡着留声机轻松舒心的音乐;困窘与危险时,这里依然素雅高贵,徜徉着爱。

因为她,一家人无论在怎样的生活境遇里都是优雅美好的。
印象很深的是红色的油纸伞。阿梅,奥莎妮的孙女,继承了奶奶漂亮的外貌,也秉承了奶奶独立美好的品格。“在奶奶的感觉里,她的孙女,阿梅,艾娜,是又一个奥莎妮。”不论是淅沥小雨,还是雷雨交加,她们始终打着两顶红油纸伞,姿态优雅地相伴于风雨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在物资匮乏、风雨飘摇的年代,“她们就只剩下这红油纸伞了。因此,必须举着。举着它,静静地走过大街、里弄,走过喧嚣或是寂静。”

红油纸伞正是她们美好身心的象征。

在那个特殊年代,家里的经济境况与日剧下,为了维持优雅生活,爷爷奶奶要不停地当掉或交换掉手中的东西,来获得更需要的物品。为了给十个孙子孙女们穿上新毛衣,奥莎妮拆掉了自己的、爷爷的和小姑的好多件漂亮毛衣;为了给奶奶买到香水,爷爷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当掉了一块珍爱的玉石……

这是一种精致生活的保持,更是一种爱的体现。

因为爱,他们为对方放弃自己珍视的东西——为了给奶奶种下一棵与法国家中相似的杏树,爷爷换掉了自己的劳力士手表;为了给奶奶治病,阿梅的爸爸妈妈和阿梅当掉了她的高档钢琴,为了赎回钢琴,奶奶又不计成本地换掉了祖传的价值不菲的钻戒;为了换回蜻蜓眼,外公用了自己价值连城的6幅画作;还有那些没有完成的交换,爷爷说:“我愿意以这座房子,换到一次让你妈妈回一趟法国,回她的家的机会”……

在我们的眼里,这样的交换是不等值的,甚至是不值得的,可是这样的交换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善和爱。在真情面前,金钱的重量真的很轻很轻,在爱的人面前,自己的得失真的不再重要。
在奶奶换回了阿梅当掉的心爱钢琴时,“阿梅慢慢地走到钢琴前,轻轻掀起琴盖。然后用已经很久没有接触琴键的手,随意弹了几个音符。她轻轻叫了一声:“奥莎妮。”她没有回头看奶奶,因为她的眼睛里满是泪水。泪水终于落在了琴键上。那泪珠很大很重,差点儿弹动琴键让钢琴发出声音来……

所爱之人的那一滴滴眼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蜻蜓眼》时间跨度历经三十余年,蓝屋鼎盛时期,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后来,死的死,散的散,奥莎妮去世时,只有自己孤身在蓝屋。作者压抑住悲痛与怨怼,在平和的叙述里,完成了描写和抒情的双重任务。这中间的物是人非,这困苦中爱与尊严的存续,自有一种苍茫肃穆。

  人类无法避免乱世的伤残,但人类永远珍视初心和童真。《蜻蜓眼》的故事自己是用端庄的姿态、庄重的语调来写。《蜻蜓眼》不回避历史上的灾难与苦难,,用典雅的语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美的、高贵的情感,温柔淡雅,哀而不伤。读后让人感觉到诗意人生之美,感觉到善与爱的重量,想笑想流泪……

《蜻蜓眼》尽管是写给孩子们的书,但里面的好多意味,比方说“蓝屋”,比方说离别,是孩子们在初读时难以参透的。他们需要多读几页人生的大书,像小阿梅那样完成身心的共同成长,再重新回头阅读,才能明白其中的无穷滋味。他们现在不需懂得,只需记得那一刻难以形容的淡淡忧伤,这将丰富他们的人生,让它更柔软丰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