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导活动心得体会
11月13日、14日这两天,市教师进修学院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视导,重点是推进高效课堂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全体教师团结合作,认真准备,向视导团展示了我校的良好精神风貌。在这两天的视导活动中,我通过听课,参与评课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在这两天中我听了两节二年级的同课异构的课《分香蕉》,两位教师能在课前进行研讨,对教材进行了研读,基本读懂了教材的设计意图。能按照教材精心设计的“情境+问题串”的呈现形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同时在课堂上能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听候福东老师的课时,候老师对于练习的处理上,他要求学生在读后说说题中有几个要求,使学生明确要求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来审题。两位教师在课上能让学生充分的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让我学到了很多。同时在课上也反映了年轻老师在有些环节处理上过于急躁,总是为了完成而完成,不能有效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失去了面对面分层指导的机会。同时在评价上形式单一,不能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没有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形成上发挥评价的作用。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时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急于进行,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同时总是比较不愿意评价学生,从而不会评价了。在今后的教学中从自身做起,多给孩子一些空间时间,多一些评价,同时也督促教师们和我一起改正。同时老师们在高效课堂构建已经有一定的教学理念和做法,但是对于在数学课堂如何实施上还存在纠结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和老师们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层面下功夫研,边实践,边研究。
在14日的视导评课中,8位做课的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反思,同时也向专家组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专家组也一一进行了解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专家组的答疑解惑也使我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如老师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放手,什么时候放更恰当?专家给出老师们的建议是多学习,要在理论上多学习,厚积才能薄发,只有理论上达到了一个层次,才能从思想上指导自己的教学,同时在实践层面也要多思考多践行,我想只有自己的理论达到了一个层次,才能使自己有思考,才能在实践中真实有效。就如怎样达到收放自如?只有心中有数了才能知道什么时收什么时放。而学习是最重要的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同时也要领着老师一同学习,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而对于老师们提出的如何才能够做到课堂的高效呢?对于这个问题虽然专家组没有说很多,但是我想高效的前提是有效,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课整体上把握,要基于课标的解读下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要把握学段目标以至单元目标及课节的目标的分析,这是同一年级的老师可以共同完成的,接着要针对自己的班级学生进行学生分析设计教学,多好的教学设计都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符合学生的是最好的设计。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课堂有效,在课堂上要及时掌控闪光点、生成点,及时进行评价,调整教学才能使课堂高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和同事们一起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教材,为课堂的高效做好基础工作。在评课的过程中,专家组对于老师们问题的解惑让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务处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如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分工听推门课,针对课堂中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同时可以将集体备课做的再深入些,比如开展一课多讲,同课异构的活动等。和同事们一起学习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并在课堂中实践反思。
视导虽然结束了,但在视导中发现的问题,带给我的思考,会一直指引我不断学习、实践、反思,让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