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支教,教会了我什么
(2012-07-10 20:21:54)
标签:
贵州支教徐本禹情感 |
分类: 文章 |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从2003年我开始贵州支教到现在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贵州支教,成为了我生活中最为难忘、最为宝贵的一段经历。贵州支教,教会了我四种生活“技能”。
一是把感恩当成一种生活态度。我支教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学校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所给予我的无私帮助。我放弃读研去贵州支教,学校特例为我保留了2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并捐款8万元用来修建希望小学;在我没有生活费,不知能否再坚持下去的时候,是楚天都市报的毕云大姐帮了我;支教半年以后,贵州团省委把我纳入扶贫接力计划,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等等。自己唯有心存感恩,把感恩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去付出,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别人一把,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人帮起,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学校、单位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才能对得起学校、单位和社会对自己的殷切期望。
二是把感动当成一种生活追寻。贵州支教,收获最多的是感动。贵州支教结束后,我先后20多次去贵州,去看望那里的老师、志愿者和孩子们,去寻找那种简单但却温暖心灵的感动,而每一次自己都能被感动着。在大石小学,曾经背着孩子给学生上课的代课老师高莉,是最让我感动的一位老师。当自己生活中想打瞌睡的时候,工作中有所懈怠的时候,想起高莉老师,想起那些感动,自己的精神就会振奋起来,工作的干劲也会更足一些。感动无处不在,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发现身边的感动,把感动转化为行动,用行动创造感动,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三是把困难当成一种生活磨砺。贵州支教刚开始那半年,是最艰辛的一段日子。没有电,吃的酸汤和玉米饭,外加精神上孤独寂寞,这构成了我当时生活的“主旋律”。在天天数寒假倒计时的过程中,我熬过了最苦的那段日子。那时当我回头再看,我发现自己克服了原来以为难以克服的困难,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增加了很多。就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现在,我把贵州支教的经历当成一个参照系。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和贵州支教时的艰辛比一比,怕啥;工作加班的时候,和贵州支教时边打瞌睡边走山路比一比,累啥;老婆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和贵州支教时的孤独寂寞比一比,算啥。我相信,敢于直面困难,把困难这一“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就能够做到在“山穷水复”中历尽考验,在“柳暗花明”时彰显意志。
四是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贵州支教,虽然很辛苦,但收获更多的是幸福与快乐。这种幸福和快乐,也是只有当志愿者才能体会的那种特有的幸福和快乐。比如,早晨起来,打开门,会发现学生给自己送来的土豆在门前;上课的时候,走进教室,会发现学生给自己摘的野草莓在桌上。等等。在我支教的地方,还有更为纯粹的志愿者。有放弃安逸的退休生活,义务来到大水乡炉山小学支教一年半的王昌茹阿姨,有身患白血病但依然来到大石小学支教一年半的大学生李华芬。两年的贵州支教生活,让我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志愿服务的感情也更深了。志愿服务成为我的生活“伴侣”,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自己相伴相随、不离不弃。
我结束贵州支教的时候,学生王敏唱了一首我最喜欢的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每一个小小的梦想都能够慢慢地实现,我是如此平凡,却又是如此幸运,我要说声谢谢你,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我相信,两年贵州支教所给予我的,也一定会相伴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