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村学校儿童:雪中祈盼美好明天

(2009-11-24 08:38:22)
标签:

贵州

徐本禹

研究生支教团

文化

分类: 转载
    新华网贵阳11月20日电(记者齐健、周之江)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三天前迎来入冬的第一场雪。

    8点半,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像往常一样准时开课。

    13岁的刁银祥最后一个来到教室,鞋子被打湿了。平日里要走40分钟的山路,他走了1个小时。

    2003年,华中农业大学的徐本禹考取研究生后推迟入学,来到这里支教。6年多来,一批批志愿者接过这位“感动中国”大学生的接力棒,站上山村学校的讲台。

    “家访是我们与这些孩子和家庭增进了解的重要方式,前些天我刚去了班里最调皮的刁银祥家。”支教老师田甜说,从9月份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7名成员来到学校,大家就没有中断过周末的家访。

    刁银祥家在大石村附近的兴陇村,家中有4个男孩,2个哥哥在种地,1个哥哥上初中。相比那些父母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住一起的孩子,刁银祥算幸福的。跟他同班的女孩黄黎霞是从黔西县过来上学的,住在大石村的外婆家。

    支教团的到来让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日渐高涨。“这里有支教老师,教学质量好,家里人3年前送我过来的。”黄黎霞说。

    在大石希望小学,像黄黎霞这样外地来的孩子有10多个,大多是听闻支教团后慕名而来的。

    “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黄黎霞是班里拔尖的学生,可要跟大城市的孩子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田甜教六年级数学,面对这样一群基础不太好又对知识非常渴求的山里孩子,她感到肩上有压力。

    “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最喜欢上音乐课。”田甜说,志愿者们就把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任务。

    当问他们最喜欢唱的歌是什么时,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回答:“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精忠报国”……

    “每次支教团到来,都会让这所学校的气氛活跃不少。”已经工作了4年的雷勇是大石希望小学的老师,眼见一批批支教志愿者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我们既是来教育孩子,也是来接受教育的。”支教团的张钢仁说,缺水、天气寒冷等恶劣的自然条件都是考验。学校的供水管经常断裂,要靠他们自己去修;一个星期只能够洗一次澡……

    “比起师兄师姐来支教的时候,条件已经好了很多。”田甜说,“我们跟山里的孩子一样,都在祈盼这里的明天更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