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津巴布韦的第一堂中文课

(2007-05-18 13:24:23)
分类: 文章
 

     1月24日下午,我们刚吃完欢迎午宴,我们MTB的主管Mrs. Machawira(后来我一直叫她“Mum”)就把我们接到了MTB,妈妈把在局里的管理人员都叫到了一起,和我们两个见面。妈妈问我们希望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上课,我说从下周就开始上课。妈妈告诉我,这里参加培训的都是已经工作的职员,一般都是短期培训,而且如果要开设课程的话,要提前在报纸上登广告招学生。由于登广告招学员需要一段时间,妈妈决定让MTB的管理人员每天从15:30到16:30 来听我们上课。

     由于要备课,我来到行政人员Ms. Mapanga的办公室去拿粉笔和黑板擦。而她却说这里没有粉笔和黑板擦,我惊讶地问:“哪上课用什么写字呢?”她从地上拿起一叠一米长、半米宽的白纸,告诉我这个就是用了书写的,说完还给我拿了几支水印笔。虽然我嘴里没说,但我心里在想,如果向国内的老师那样在黑板上板书的话,一节课非要用掉10张纸不可,那这样下来不知道一年要用掉多少纸,而这些纸有可以值多少钱,我想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了上好自己的第一堂中文课,我认真准备了起来,第一次用英语做起了备课教案。由于MTB没有现成的中文教材,而我们带的教材也没有几本,为了便于教学,我和我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后勤集团联系,希望学校后勤集团能够捐助60本中文教材。后勤集团的夏老师第二天就安排人在北京订了所要的图书,并用航空特快的方式邮寄了过来。我的母校一直是我的大后方,每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想到母校,母校总是给与自己极大的支持,在贵州支教的时候如此,现在也如此。学校的支持给了自己很大的动力,我也暗暗告诉自己要努力工作,为学校争光。

    为了便于上课,我把需要掌握的内容除了在大白纸上板书出来以外,还准备输入到电脑打印出来,每人一份,这样便于他们平时复习。我记得第一天正式上课的上午,我把需要打印的东西带到了妈妈秘书的办公室准备打印,可是由于电脑是英文系统的,打开文件以后全部是乱码,无法正常显示。当时第一反应就是给这台电脑装一个中文的操作系统。由于电脑不是自己的,也担心如果真的装上了中文的操作系统的话导致原系统运行不正常的话就麻烦了。那怎么办呢?我想了想,把word文档改成网页的形式如何呢?我记得在国内的时候给我海外的朋友发邮件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可是自己到原来的那台电脑上一试,还是不行,乱码。要不把自己的电脑连接到打印机上?我想打印机的驱动程序也不一定在,而且打印机一直在用。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办法,如果能够把需要打印的资料改成图片的格式,然后把图片格式的资料打印出来。自己经过几次尝试,把word文档转变成了“.jpg”格式的图片,虽然经过格式变化的信息有些失真,要打印的资料看上去不像原来那样清楚,但毕竟还是可以打印了。此时,我为自己在国内稍微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我通过了中级程序员的考试)感到庆幸,没想到在非洲派上了用场。

我在津巴布韦的第一堂中文课

                 图一:为了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我在教他们象形字

     星期一的下午2点多,我和郝东智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拿出自己做好的教案,由于还没有到上课的时间,我把郝东智当成这里的工作人员上起了模拟课。由于原来在贵州做过两年的支教志愿者,我想自己不会紧张的,只需要把需要表达的意思用英语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加上自己提前备了课,应该问题不大。可到了自己给这些工作人员上课的时候,自己不知不觉地就紧张了起来,不大一会儿功夫就感觉到身上很热,头上冒汗。我有意识地放慢了节奏,让自己放松下来。渐渐地自己的内心恢复了平静。

     由于是第一节课,我主要给他们讲了汉语的由来,什么是普通话,以及关于中国汉字的相关知识。为了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我和郝东智商量,决定在第一节课给他们讲中国的象形字。通过比较象形字和现代字的异同,让他们知道汉字的由来和演变。当我准备讲“日”字和“山”字的时候,我试着让他们把这两个字的象形字和现代字找出来,经过自己的提示,他们也能够正确地叫道。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们都对汉字的由来感到很好奇,特别是看到这些象形字的时候。

我在津巴布韦的第一堂中文课

                图二:我在帮我们主管“妈妈”辅导中文

     渐渐地,我发现给这里的人教书中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因为每节课课堂上都充满着欢声和笑语。在我们学习从0到10的读音时,为了检验他们掌握的情况,我和他们一起做起了数字游戏。我们围成一个圈,顺时针方向,从我开始数0,下一个人数1,依次类推,当有人数到10时,下一个人就要重新从0开始;如此反复。看谁数得快,由于有时间限制,不时会有学员把数读错,每当有人读错时,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会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次,我给他们上“自我介绍”课,其中语气助词“吗”的发音老妈妈一直发音不准,后来经过纠正改了过来,可过了10多分钟让她读“你是小明吗?”时,她却读成了“你是小明妈。”我和郝东智听后都咯咯地笑了起来,老妈妈看我们在笑,不知道何故,就问我们。我们告诉她原因后,她和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而且还做起了不好意思的鬼脸。还有一次,不少人把“女”的发音和“牛”的发音混合在了一起。

     更搞笑的是,有一次快下了课的时候,正好轮到Mr.Pikanegore回答问题,我见他低头在看手机,我叫了他两声他才听见。我告诉他让他回答问题,他指了指自己的手机说,现在到了下课的时间了。他一说到了下课的时间,其他人也说到了,只好问题没有回答就下课了。而这一次笑的是我,而且笑的有些无奈。后来我才了解到,他们每天下午下班后都要一同搭MTB的班车回家,如果下午下课晚了,他们就赶不上回家的班车了。

    用两周的时间来学习一门语言只能说学到一丁点的皮毛,也只能让他们对汉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两周的时间让自己和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快乐。在两周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Benny给我发来的拼音短信“Shang wu hao.”我看到这条短信时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我也给他回了一条:“Shang wu hao, Benny. Xie xi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