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时候,我通过中央台的朋友李赫男了解到“2006年感动中国”将要在正月十五以前播出。原来只是知道在中央一台才可以看到这场最为期待的盛典(最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的)。而去年自己来到了津巴布韦进行志愿服务,在这里我多方打听才知道,在这里只能够收到CCTV4和CCTV9,没法收到看一套的节目,很遗憾。为了弥补这一个遗憾,我还专门委托中央台的朋友李赫男帮我录下来,等我回国的时候再补回来。
由于我们住的地方只能收到ZBC(津巴布韦国家电视台)一个台,在“06年感动中国”播出以前,我和我的同事郝东智还专门去我们附近的华龙公司(一家中资公司)去看节目预报,看CCTV4会不会同步播出(明知没有,但自己还是想碰一碰运气)。在华龙公司的电视机前呆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看到播出感动中国的报道,只好失望而归。
正月十四的早晨(中国已经是中午),我打开手机收到了李赫男发来的短信,她告诉我正月十五的深夜CCTV4会重播“2006年感动中国”,看到这个短信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正好正月十五那天华商会的郭会长要请我们这些志愿者去他家过元宵节,我算了一下时间,正好到时候可以看到。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开始了,快来看啊!”我激动地招呼其他志愿者也来看这场盛典。在节目开始以前,我还看到我们“红杜鹃爱心社”的身影以及我所教过的孩子们。由于节目开始的时候,我们正准备吃晚饭,为了不影响看“感动中国”,我随便吃了点就守在电视机前一直把节目看完。
获得“06年感动中国
”年度人物的是:独臂英雄丁晓兵,蓝领专家孔祥瑞,排爆专家王百姓,气象学家叶笃正,好军医华益慰,著名学者季羡林,爱心大姐林秀贞,阳光少年黄舸,青岛爱心群体微尘,慈善家霍英东以及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老红军们。当老红军在新兵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上领奖台时,我眼睛湿润了。70年前,他们为了中国的解放而行走在长征路上;70年后,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绝大多数都离开了他们开创的世界。看到领奖台上那些老红军,最年轻的也80多岁了,但当他们介绍当年的长征时,几乎每个人都象一个年轻的战士,因为他们都会这样介绍自己:第几方面军、第几师、第几团、第几连
战士 ###。
我想,感动中国的奖杯对于这些老红军来说实在是太轻了,但感动中国如果没有了老红军又会怎样呢?
其实,在感动中国没有播出以前,我就听敬一丹老师讲过老红军的故事。
2006年年底,我们华中农业大学专门邀请了敬一丹老师来作报告,我和学校老师去机场接敬老师时,敬老师风尘仆仆地从机场走了出来。其实,敬老师不是从北京赶来的,而是从长征的路上。
在长征路上,敬老师是记者,更是公益活动者。在长征路上,敬老师会和队员们一起去寻找老红军。
后来有一次我去北京,正好又遇到了敬一丹老师,敬老师又给我讲了关于老红军的故事,敬老师讲到老红军很激动。敬老师说,当这些老红军在签字薄上写下:第几方面军、第几师、第几团、第几连战士×××时,她能够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呼吸声。
长征70年后,那些老红军一个个老去……
当我们看到那些站在领奖台上的老红军,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感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