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训的第四天

(2007-02-27 18:29:49)
分类: 文章

118     星期四      

早上,我们15名志愿者身披朝阳坐车来到济南郊外一个素质拓展中心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在路上,我猜测素质拓展训练需要训练什么内容。由于我们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我想内容也不会很多。

到了训练基地,比我大不了几岁的教练对我们说,为了安全考虑,我们只进行背摔和断桥两项训练。背摔是指我们其中的14名志愿者面对面地站成两排,而且面于面相对的志愿者把双手搭在对面志愿者的肩上,站立好;有一个志愿者站到一个17左右的木板上面,背对这14名志愿者。当他说一声“准备好了吗?”,其他十四名志愿者齐声:“我们准备好了!”这时,14名志愿者都做好准备接人的动作,“扑”台子上的志愿者应声倒下,14名志愿者一起接住。背摔这个项目主要体现的是集体协作能力。

背摔的先后顺序按体重的高低来分,体重最重的先上,原因很简单,体重重的,其他志愿者接起来要费劲一些,所以安排在前头。我的体重除了女生以外也差不多是最轻的了,所以就被安排在了稍后的位置。在准备上台以前,其他全体队员都把手放在我的背上,我高喊一声自己的名字“徐本禹”,“加油!”他们集体给我加油。

当爬上背摔台后准备被摔时,教练给我手绑上了绳子,以防摔下后会下意识地伸手撑地,这样会抓伤其他队友的脸部。当准备后仰的那一刻,自己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是身体直直地后仰过去。不过,我想,肯定没有关系,只是由于是第一次跳,心理上有些害怕罢了。“嗖”----“啊!!”不到一秒钟,一个动作就结束了,当时感觉倒下的感觉还是很舒服的,有一种躺在集体怀抱的安全感。

为了赶时间,做完第一个项目后,马上就是第二个项目------断桥。我们15名志愿者每个人都要爬上一个7多高的断桥,从桥的一端跳到另一端,然后再跳回来。当然,在爬上断桥以及在桥上的全部过程都有保险绳保护着,以确保人生安全。

我们的董源庆老二哥第一个上。由于肚子大,头也大,穿上安全服,戴上安全帽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电工!由于高度很高,每个人上去的人都说在上面有些紧张。由于我一直在给志愿者们拍照,跳断桥也就被安排在后面。我的搭档郝东智在我的前面跳。他在桥上准备跳时,我们在下面都看到他的小腿在情不自禁地哆嗦,而且准备动作做了很长时间。跳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打气,大喊一声“跳了”,双腿横快断桥两岸,从地上看很是威武壮观,而在桥上的人都不会这样想,都想早点结束,早点下来。

培训的第四天

图一:董源庆在做跳断桥的准备

当轮到我的时候,我问郝东智:“你的腿在桥上怎么一直哆嗦啊?”“我也不知道,爬上断桥的一半的时候就会自动哆嗦,不信你试试。”郝东智心有余悸地告诉我。我戴上保险设备和安全帽,在爬杆子前我自己给自己打气,“我能行!”可就像郝东智说的那样,当我爬到一半,往下看时,虽然心中没有紧张,但腿已经不听使唤了,哆嗦个不停。我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往上爬。爬到最后,要踏上断桥板时,心里开始紧张了。心跳明显加快,自己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看着对面的板子,教练对我说:“没关系,再往前走走,让脚尖靠近断桥的边缘!”在地下看断桥的宽度不大,可站在桥上一看,宽度好像自动宽了很多。我恨了恨心,猛吸一口气,“嗨”,终于过去了。我紧张加兴奋地给下面加油的队友打着胜利的手势,虽然面带表情,但心里发虚啊!

培训的第四天

图二:我飞身过“天桥”

当我准备从断桥的另一端跳回时,教练有意识地把断桥的宽度加宽了,我无辜地问:“桥加宽了 ??”“那当然!”教练笑着说。不管了,跳了。哈哈,过去了。终于完成任务了

我们的队长是最后一个跳,队长还没有跳已经有了思想准备,我拍下了队长准备时的照片,面部表情就说明一切了,估计也没有底啊!哈哈

培训的第四天

图三:我们的队长要上断桥了

下午,团省委的张光峰书记,孙爱军书记以及宣传部长冯俊良部长在培训室看望了我们15名志愿者。张书记给我们提了四点要求,分别是:一,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把困难想的更充分一些;三,把家庭的联系方式登记好,以便团省委和志愿者的家里保持联系;四,到了津巴布韦后,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