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

(2006-11-02 15:28:22)
  半个月前转机经过广州,很久没有回去过了,(我总是喜欢把到过且停留过的地方,都当作是自己的另一个家乡,所以说"回"比较亲切一些.)变化真的很大,新机场已经开通两年了,路过机场过道我还看到两年庆的巨副海报.广阔的空间,简约而华丽,各种高科技服务装置给人的现代感,与三年前我眼中旧机场的窘迫和杂乱无章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不禁感叹时代变迁.新的东西总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无限遐想,突然害怕自己有变老的那一天.但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人群依然忙碌,东西还是那么贵.这是一个商业的时代,也是一个利益的社会,没有谁能够改变.与往年不同,这一次我是悠闲的,很悠闲,悠闲到无聊.在茶餐厅吃了一份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价的晚餐,看完了之前买的那本书,晃到书店溜溜.机场从上到下,从里带外唯一按原价出售的东西也就是书了,所以我很喜欢在机场买书,浅浅的“小农意识”总让我觉得是拣到了一点便宜.在机场买书有一个好处,不用书山书海的去淘,整得自己跟文学青年似的.我不想为了看书而看书,也就是个消遣罢了.我看书很单一,和我自己的写作风格差不多.从故事的文字里能透出在生活中发现的真理和感悟,这是最实在的,所以我喜欢.说白了,就是长篇大论的侃,最后其实几句话就能概括.但我就是乐意这样,本来我就是不注重结果但享受过程的一个人,所以我宁愿花更多时间沉浸在主人公的"废话"和"唠叨"里.
 
  花了二十几元大洋,我成了这本书的拥有者--《地下室》,颓废吧,我一看见这名儿我就喜欢上了它。一向很珍惜拥有物的我,把它揽在胸口,就像怀抱着一个宝贝。用踏满尘土的双脚在机场光洁的地板上以车速五码的速度前行,那叫一个慢啊,和机场快速流动的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翻开书的扉页,作者似乎是一个摇滚青年,随便往后瞄了瞄,文字里透出的张扬和桀骜不训让我看到了自己,只不过,我把自己藏得很深很深,哈哈!突然才发现,我手里的这本和我之前看的那本书,内容和风格的迥异比这机场的变化更加惊人,说出来吓你两跳--是刘墉大伯的。呼呼,之前“土豆”还说我,什么年纪的人了,还看刘墉的,你原来干嘛去了?切,还真不怕告诉你,我原来看《中小学生作文选集》,还看了很多遍,我小时候就那么几本书。前几年养家糊口还来不及呢,要看也是技能教材,那有时间去享受这样的“精神食粮”?再说了,文字这种东西吧,接受只是表面的,主要在于渗透。你看十个馒头和吃一个馒头哪一个来得更好?是个人都会选后者不是?真是的!我从自己的生活中,已经明白了这些小哲理以后,再去从另一个角度看别人的见解,也算是一种整理和沉淀吧,而且这书还可以留给下一代啊!
 
  其实一直很想把看《地下室》的感受说出来,想想还是等看完了再说吧。昨晚上加班加点的给看完了,突然又有点失落,于是有了今天的主题--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怎么说呢?整本书贯穿了主人公近十年的经历和路途,他爱的,爱他的,一直都在彼此伤害着,但他仍然爱着,那是骨子里的东西--音乐,摇滚音乐,很嘈杂的重金属。还有那些生命里的珍藏--乐队,偶像,哥们儿,充当过客的那些女孩儿,以及他家乡的老父亲......我曾接触过重金属,那是一种真的可以让人亢奋的乐种,可以歇斯底里的呐喊,可以海阔天空的畅想。但当你真正融入进去了再抽身回到现实的时候,宁静变得可怕,我相信玩过摇滚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摇滚似乎只属于三十岁以前的人,因此我们敬佩崔健,他是中国摇滚的奇迹。还有罗琦和她的“指南针”,汪峰和他的“鲍家街”,张楚,许巍,何勇,郑钧......还有很多我不熟知的地下摇滚工作者,为你们哭过笑过,发自内心的感动过!
  《地下室》--描写一个摇滚青年的北漂生涯,果然和我概念中的很相似,住地下室,吃泡面,抽很劣质的香烟,喝很便宜的啤酒,但音乐是至高无上的。一直忙碌的追求,但最后终究是一场空,就像是一个梦,一部戏,留下的只是记忆尚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这些仅存的记忆也会渐渐的褪去,只有星星点点的残痕,但终究也算是经历过了,享受过了,感悟了,也明白了,后悔吗?不知道!
 
  公司一直催着来北京,我概念里有阴影,迟迟不肯作出决定,但终究还是来了。即便是像书里写的那样,我也不会后悔,我拿青春赌明天,人生本来就像是一场赌注,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到北京的那天,从机场到居住地的路上,我打趣到:从今天开始,我算是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活了。算是一种自嘲吧,其实我完全没有必要把定义那么概念化,我的情况远远比想象中好很多,就像我的一贯风格,没有准备的仗,我不会打。只是觉得有点凄凉,离家又远了一些距离,电话里声音的传送速度,应该又慢了那么一点点吧?想起来心中隐隐作痛,我爱着我的家人和亲人,却要在同一片天空下分处不同的空间,距离的拉长,却让想念更深,伤痛更痛。“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没有爱就没有伤害......”
 
  《地下室》还没有看完之前,我在杭州机场买了另一本书,叫做《寻找完美世界》。我预料不到是什么样的内容和答案,不知道作者是一直在寻找着,还是已经找到了。不过就我而言,我希望是一直还是寻找着,因为我觉得,在真正找到完美世界的那一天,也就将意味着是生命的终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照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