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万亨兄弟!

此次叶茂中画展,有幸得到万亨兄弟的加持,
呈现了一个完美的布展设计!
"叶茂中画展"展厅空镜图
关于叶茂中画展
"叶茂中画展"展厅空镜图
我平常喜欢逛美术馆和博物馆,一来可以欣赏到各类艺术作品,二来可以留意到不同展览的布展思路与讲究。好的布展和陈列能让观众更加全面解读艺术家的作品和审美。对于展览作品最后视觉效果的呈现而言,布展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此次的叶茂中画展,由于其作品风格偏于传统,所以在整体视觉色调的选择上,以古朴、素雅的基调为主。在区块视觉方面,尽量要有差异地对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比如临摹传统的这一批作品,那它装框的样式会更古典一些,而早期学西画时积累的作品,我们会表现得更简约,偏向于当代的风格。
值得高兴的是最后的效果没有辜负老叶的信任,这也得格外感谢王薇馆长的支持及叶文秀老师和阿周等小伙伴们的相助。
同时,万亨兄弟也是当代一位杰出的花鸟画家。

习画屐痕
——万亨自述
春 桃
中师毕业后,我去了小学,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心中仍有着对美院的向往,工作一年后,毅然选择了辞去这份稳定的工作,孤身前往杭州玉皇山画室参加高考培训。当时离考试仅有两个月,每天都废寝忘食,画废的宣纸能把小小的寝室铺满,幸运的是,最后终于考进了自己梦想的学府——中国美术学院。
宫 扇
45 ×

且 唤 寒 玉 下 瑶 台
22.5
我个人比较喜欢宋人院体,徽宗倡导下的宋人院体,呈现出一种诗意的自然主义。但院体画发展到末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画家越来越精于皮毛的刻画,而缺少对理法的理解,致使笔端有刻板之习,而乏生动之趣。笔墨要合乎道理,才能气韵生动,否则虽精雕细琢,亦如枯木朽尸,全无生机。我在画画的时候,注重遵循宋人笔墨理法,同时尽可能避免刻板之弊。

寒 山
清人张潮有言:“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草木自有其性格,人与草木之间,也是一种意气相投。读书的时候喜欢养点菖蒲,后来也尝试养不同的花草,将它们放于案头,或置于院中,这种亲近感很难说清道明,每每总想拿出纸笔,为它们写生。我除了喜欢养花草以外,还痴迷于器具、香茗等,看到它们常有老友重逢之感。古人的交友是很阔大的,云山草木,皆可为友,甚至案上的一本书,壁间的一幅画,这也是为什么我常能在书房独自呆上一天,毫无倦意。

清 供 图
45 ×
当代人的生活和古人已经有着不一样的节奏了,审美趣味也在变化。我个人对绘画的理解建立在宋人笔墨理法之上,而在作品的具体表现与形式上,常常会做一些符合当代审美的尝试,注重作品形、神、意之间的结合。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未来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自己不负年华。

无 上 清 凉
35

宗 喀 巴 像
30

白 描 人 物
33
雪 竹
三 清 图

山 花 新 放 一 枝 红
33

兰
35
上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