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潘石屹胡侃】㈢ 香港富人隔离穷人移植到中国可行吗?

(2006-07-27 01:44:15)
【与潘石屹胡侃】㈢ <wbr>香港富人隔离穷人移植到中国可行吗?
香港富人区浅水湾

  【与潘石屹胡侃】 香港富人隔离穷人移植到中国可行吗?

                  图腾镜

 “国六条”自6·1实施后,网络对新政的PK动作不亚于中国历史上几次“推翻朝政”的大革命运动。其中关于勒令开发商供应90平70%的争议声最大,一时间内,在网络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政弹赞之声几乎是全线上阵,对富人与穷人是否可以同居,骑单车能否和开宝马的同住一个小区的议论,将BBS论坛推向了高潮。随意抽样阅读几篇,全身毛孔就会到处流着虚汗。新政带来的争吵声太大,如同“烫山芋”一样的烫手、烫嘴、烫喉又烫心。 

●穿越香港5000万富人区和100万穷人区

  潘石屹说,前天他去了一趟香港,一个好朋友带他来到香港南区的浅水湾,该区是香港典型的富人区,富豪们都寓居于此,一般的房子售价是15万/平,最贵的达到50万/平。如果富豪的别墅是300平,那么,房价就在4500万-1.5亿之间。也就是说,这里普普通通的别墅也要卖到5000万。香港南区面海靠山,每一栋别墅都很考究,值这个价钱。

  潘石屹在富人区流连忘返了一个多小时,又一个热心的朋友很把他带到香港的穷人区——沙田,这里的房子容积率是9左右,而且户型都在40-60平之间,房子的售价为2-3万/平,总价是80-200万不等,市区的60平的房子是300万左右,那哥们把他带到50平的家里喝功夫茶。长期在富人区居住的潘石屹,在局促的空间里有点座立不安。

  潘石屹走到凉台上,往楼下观望,楼下是密密麻麻的人流,乱哄哄的。有的在吃大排挡,有的在逛商店,有的在勾肩搭背。所有的人都在作川流不息的低档“物质”消费,一个个都呈懒散样。潘石屹疑惑的问那哥们:“这里有工厂之类的产业吗?比如让他们在这里就业,搞搞循环经济等等。”朋友回答说:“这里是居住区,没有工厂,这里的人就是这样,24小时都是吃吃喝喝。”

  2个小时内,潘石屹穿越了香港的富人区和穷人区,富人区里奔驰、宝马、保时捷等有条不紊的穿梭着,而穷人区穿着拖鞋和裤衩的人潮如涌,叫卖声夹带着嘲杂声,居室里即使关着窗也无办法隔音。香港人两种不同的生活习性和方式,在他心里形成了很大的落差,而且心理很难承受,不禁长叹一声:“这里的人完蛋了,香港真是无可救药。”

●香港富人和穷人采取的是隔离居住方式

  潘石屹讲到穷人和富人,陈劲松马上得到共鸣,并从中插话,他去年把深圳波托菲诺卖了,原因是有一次,家里的前窗和后窗同时有人敲窗,吓得他浑身冒虚汗,抬头一看,还好,两个人都认识。后来,他和老婆佟捷商量,如果这敲窗人都是陌生人怎么办?两个人一合计,把房子卖了,移居香港。

  去年,陈劲松举家搬迁到香港南区(即富人区),香港的房子除了要交纳巨额的物业管理费外,还要交纳25000元/年的会所费。当然,这里的保安体系很完善,把小孩子扔在小区大可放心、也很安全。如果你是穷人,租住在这里,物管费可能也支付不起。香港就是这样,富人区的门槛很高,彻底的将富人和穷人隔离着居住。

  潘石屹接着话茬往下说,他的第三个小孩也是在香港的南区出生的,小区管理处周末经常搞活动,一大堆小孩围着火堆拷着羊腿。如果你不交会所费,自己的孩子只有流口水的份,是吃不到羊腿的,只好乖乖交纳全年几万块的会所费。

  陈劲松认为,香港就是贫富不均的社会。香港的穷人介入不了富人的生活,穷人根本不知道富人在忙啥,也不可能知道富人在做什么?属于互不知晓,互不干涉、互不往来的生活着,香港富人和穷人的生活都稳定。

●香港穷人认可富人的生活方式

  易小迪听着听着也按耐不住了,香港的穷人和富人互不干扰的居住和生活着,关键是香港的穷人认可富人的生活方式。而中国这几年有一些人富了起来,穷人并不认可富人,认为凭什么我们这么穷,他们那么富,仇富在中国人的心底里是根深蒂固的、很难抹杀掉的。潘石屹说,香港的富人和穷人的管理真有点意思,如果将香港富人和穷人的居住管理模式移植到中国,中国人的仇富心理还存在吗?是不是中国的社会就和谐了呢?

  如果中国真的复制了香港富人和穷人的居住模式,那么,带来的居住结果是什么呢?中国是否合适复制?是否能强化社会的和谐?请网友作出评判。
 
 

香港市区一景
【与潘石屹胡侃】㈢ <wbr>香港富人隔离穷人移植到中国可行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