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家乡---邓州

(2007-08-31 19:49:28)
标签:

人文/历史

 
今天,心情不错。一朋友说家乡变化很大。在家乡邓州的网站看了一下。还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找了一组图片给大家欣赏一下。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分享美丽的邓州!!!
 
 
位于河南省西南边缘,北依中原,南抵楚襄,被称为豫、鄂、陕三省雄关。如今横贯全境的焦枝铁路、207国道,距离不足50公里的南阳、襄樊、老河口三个机场和通江达海的河口码头,构筑了这座新兴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讯设施完备,国内外直拨电话、传真已开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邓州素以“资源大市”著称,是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市)和南阳黄牛、商品粮、外贸烟、优质棉基地,矿藏丰富,主要有高品位资土和黑墨玉大理石。 “八五”期间,全市粮食年均总产6亿公斤;畜牧、烟、棉、林果、蔬菜等五大支柱产业形成规模;烟、棉、油总产量跃入全国百强行列。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食品、纺织、建材、化工、机械六大工业体系。 回首过去步履坚实,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到“九五”末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7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要达到17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使邓州成为工业发达、农村富强、城镇繁荣、社会事业进步的中等城市。 
我的家乡---邓州
城区公园  

  招商引资以“引凤工程”为载体,实行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项目的方法,开辟间接利用外国政府及民间组织贷款的新途径;以“中国穰东服装节和经贸洽谈会”为桥梁,积极和“三沿”发达地区缔结友好城市、友好乡镇,抓住沿海产业升级和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地联合协作。 

  目前,邓州市委、市政府正带领百万邓州人民,学习先进找差距,抢抓机遇上台阶,以“奋力拼搏争一流水平,务实苦干创一流业绩”的邓州精神,阔步迈向21世纪。 
我的家乡---邓州
我的家乡---邓州
我的家乡---邓州我的家乡---邓州
  古文化简介 

  邓州自古迄今,文化灿烂,名人辈出。 邓州古为荆州之地。距今约六千年前已有原始人群居住,属苗蛮部落群。禹征苗,夏“仲康封子于邓,始有邓国”。《诗经》中的《台南》、《周南》即为襄、邓境内的民歌。邓州载入光辉史册的东汉“二十八宿”中的贾复、杜茂、刘隆,曾为汉王朝的中兴立下汗马功劳;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开中医之先河,世尊其为“医圣”、“群方之祖”:宗懔以其善治和博学成为南北朝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唐代名将张巡固睢阳,以寡敌众,一举挫败安禄山叛军,遏其南下江淮。  
 

  北宋贤臣范仲淹在邓州创建花洲书院,在此写下不朽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历激越后人,千古颂唱;南宋名将王坚扼守合州钓鱼城,致号称“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折鞭”于城下;明朝内阁大学士李贤所著《天顺日录》、《古穰文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辛亥革命先驱王庚先、女发明家丁育三、现代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澍、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教育家韩作黎、著名军旅青年作家周大新等,各领风骚,无愧为一代英才,国之骄子,是邓州的光荣和骄傲。 邓州景色秀丽、文物众多。境内有1.3亿年前的化石点5处,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13处,以及商代、战国、汉代遗址51处。 
我的家乡---邓州
邓州标志性建筑——————福胜寺塔
 

  1988年邓州福胜寺塔地宫出土的宋代文物金棺、银椁,轰动国内外;福胜寺梵塔建于北宋时期,初建时为13级,高20余丈,后为兵燹所毁。现存的梵塔共7层,高36。7米,通体呈八棱圆锥状,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砖塔。塔檐由青砖砌成,每层都有较高的塔身,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塔柱、斗拱突出,层次分明。塔内第一、二、三层有梯,可盘旋而上或凭梯斜上,四层以上则无梯可攀。每层塔体都有圆形塔心室,四层至七层,塔室联为一体,形似罐状。南北两面有砖券拱门,可以远眺。塔身周围,每面都有砖浮雕的佛龛群,共有1100多块。这些佛龛上雕着天王、菩萨金刚、罗汉、黄巾力士等神像,形状各异,栩栩如生。佛龛的边缘和拱门的周围,都有浮雕成各种蔓草花纹的优美图案加以装饰,更显得匠心独具。整个塔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充分显示了我国建筑技术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塔底中间有一井,名为“海眼”。1988年在修复塔座时,发现这是一座地宫,并从中发掘出一批稀世珍宝。银椁为长方形,安放在须弥座椁床上。椁的前方竖立两根檐柱,其上承拖仿木结构的房顶,上有脊兽、瓦垄、瓦当、滴水、封檐板等,雕刻精细。银椁盖为七棱形,其上为线形纹饰,前方透雕双凤戏牡丹。银椁两侧,錾满龙兴寺、开元寺施主姓名和梵语。金棺放在银椁内的前方,长19厘米,宽11厘米,高11厘米,重620克,前档有仿木建筑,其下有护法神2个。金棺左侧为释迦涅盘的故事,右侧为出行图。金棺内,前面放“顶骨”一尊,后边放“佛牙”一枚,玻璃宝瓶放在银椁的后方,米黄色的瓶中盛着米粒大小的佛祖舍利和无色透明液体。“舍利”瓶内,还有镏金双龙银壶一件,彩色玻璃葫芦一件,均为罕见之宝。
我的家乡---邓州八里岗遗址
  
1995年邓州八里岗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被评为全国10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邓州地处武汉、郑州、西安大三角和南阳、襄樊、十堰小三角的中心地带,市场辐射面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作用,焦枝铁路纵贯全境。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许平南高速公路、207国道和六条省干线穿境而过,靠近312国道、宁西铁路。水路从河口码头入位,通江达海。距襄樊、老河口、南阳三个机场均在60公里以内,可直达全国各地。电话、传真可直通世界各国。
  物产丰富,资源雄厚。盛产辣椒、小麦、棉花、油料、烟草、豆类,被确定为国家粮食、黄牛、外贸烟出口生产基地和河南省棉花、芝麻生产重点市,素有“粮仓”之称,是中国辣椒第一市和长江以北最大的蔬菜基地。年粮食总产量7亿公斤以上;烟叶总产量2000万公斤,棉花总产量3500万公斤;黄牛饲养量70万头。邓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优质烟开发基地,内贸烟储备基地和外贸烟出口基地,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产烟量在2000万公斤上下,年烟叶出口量占河南省的70%以上。邓州市烟叶以其质量好,颜色鲜,吸味芬芳,曾在多次国际各种展览会上获得殊荣。至90年代已与国际上的多个烟草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联系,如英美、德宝、环球等多家国际公司。 除烟叶外,芝麻、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也是主要经济作物,芝麻年产量在350万公斤以上,油菜年产在500万公斤左右,花生年产在5000万公斤以上。 邓州市棉花品质优良,棉花绒长,细度、强力、成熟系数、色泽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颁标准,曾远销到苏联、日本、法国及东南亚等国,平均年种植在20万亩以上,产量1000吨以上。 近两年,邓州市大力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通过发展高产、高效含税的小辣椒生产,2000年种植天鹰椒、三鹰椒、贵州王三大系列优质小辣椒面积达50万亩,加上周边县市50万亩,该区域内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产量有20万吨,占全国总干椒面积的1/4,逐步形成全国最大的小辣椒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矿藏资源非常丰富。水泥灰岩储藏量13亿吨,溶剂灰岩2亿吨,黑墨玉大理石1100万立方米,花岗岩储量600万立方米,还有多处优质矿泉水。
  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颇具规模,初步形成了林、牧、烟、棉四大支柱产业;工业门类齐全,形成了粮油加工、棉纺加工、林产品加工、建材、医药化工等体系各类企业500多家,尤其粮油加工业久负盛名,产品远销全世界各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排在河南第38位。
 
  小城市,拿出来让大家见笑了。是的,它是不能和大城市比拟,但我仍然在心里热爱着它。所谓“儿不嫌母丑”做为一个邓州人,我为它自豪,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