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第17期原创和首译文章内容:
(2011-08-13 13:38: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首发 |
《意林》第17期原创和首译文章内容:
囚笼
张鸣跃
30岁离婚,40岁,我终于拼来了一座别墅。像样的人生就要开始了,幸福已在前方招手。
那天半夜回家,发现别墅门口葡萄架下石板凳上睡着个人,还枕着着旅行包,不像是乞丐盲流之类,细看是个男人,而且是睁着眼睛在看风景,微笑着。
“你怎么睡这里?”
“哦,借您光了,朋友!”
“找人?还是……?”
“不不不,我是走到这里有点累了,加上喜欢这片风景……”
男人站起对我行江湖礼,幽默的神气和不寻常的话语让我好奇起来。
我笑:“要不,进家聊会儿?”
他提起旅行包就做请的手势,主人的气派。
进别墅,进入光亮,坐下,我顺手给他倒了杯茶,礼敬中打量他。他也40岁左右,一脸爽朗的幸福,接杯和品尝的动作不凡,品了一口,笑了笑,放在一边没再喝。我红了脸:“刚买了这别墅,茶具和茶还没来及配套呢!”他拍了拍我的手笑说:“那就聊你的别墅吧!”
为了探他的秘,我就先披露自己,少年梦,上大学,工作,报恩,婚恋,许多失落许多无奈许多挣扎,终于成了物中俗人,40年人生也就三处房子,家房,和前妻的那二手房,到眼下这别墅。
他微笑着看了我一会儿,有点不忍心地说:“对不起,我也让你看看我的房子。”
他从旅行包里找出三本影集,一页页翻给我看,说给我听。
我惊呆了,他截止眼下共拥有房子386座,中国各地的以及海外20多个国家的,各种风格各种背景,小竹楼,小板房,公寓,别墅,四合院,窑洞,包棚,花园洋房,海边石屋,林中木阁……而且每个家园都有他不同的亲人,他也是不同的穿戴和不同的姿态,但幸福和气派是一致的,他几乎住遍了地球玩透了地球,我意识到他一定是我尚不知名的世界首富人物,我的别墅和他的财富相比,简直是一毛比九牛!
我想到别墅外初遇时的问话,惭愧得说不出话来。
他收回影集,握住我的手说告别语:“我从来不惊扰别人的自由,我只想在你门外那石凳上睡一夜,我真的喜欢那片风景,希望您能允许!”
“当然!当然……可是,可是……”
“我知道您想知道什么,告诉你吧,我只是一个为了幸福而流浪一生的自由人,那些房子都是我租住过的房子,也就是在自己最喜欢的风景里停一下,尝透了玩够了再往前走。当然,在每一个停留过的地方,我都会留下些什么也带走些什么,爱情,亲情,友情,包括保证流浪的必须资本,比如不同风景中不同故事的演讲与变卖……朋友,这席话就算我借用你一方风景的回报吧!”
他说完退步再做告别的手势,我于不舍与慌乱中竟模仿了他一开始的那个举动――行了个江湖大礼!
忽然间,我觉得我的40年只是换了三个囚笼,从简易囚笼到豪华囚笼,我甚至连囚笼外最近的一小片风景也从没潜心品味过,我,以及大多人,都只是拼命地为自己也为他人编造笼子,车,房,功名以及并非自愿亦非他愿的搏斗圈子。有限的人生,面对自由而美好的世界,面对步挪境迁无穷无尽的无限风景,有多少人能活得对得起自己?
关于姚明的两封来信
作者/莱斯利·亚历山大
昨晚十二点三十七分,网页的Email提示意外地滴了一声,我收到一封来信,关于姚明的。
这让我回忆起九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段,同样是关于姚明,我收到一封告密信。一位来自中国的热心球迷警告我,他对姚明很熟悉,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姚明的篮球状态,他慎重地在信里分析了姚明的身高、体重、转身、跳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后,还确实给了我一身冷汗,他竟然连姚明受了多少伤,什么地方容易受致命伤都告诉了我,毫无疑问,写信的人非常熟悉姚明。
中国有句俗语,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姚明真如信中所说,那我作为火箭队的老板就亏大了,必须乘着他那圈状元的光环尚未消逝早点寻个好价钱交换出去。所以,收到那封信的第二天,我便秘密地组织了一个调查组,专对姚明。
我想,后来福布斯NBA财富榜公布我从“副班长”瞬间跃为并列第九,财富陡增至12亿,几乎超过中国的人口数,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这封告密信。因为它,我真真正正地了解了姚明,他确实受过伤,但在身高上极具优势、在体力上超越了一般的东方人、在速度上更是难能可贵,总之,那封告密信促使我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姚明应该是核心,不仅源于他的实力,更源于那一封告密信。
中国的NBA市场就像那封告密信所藏的商机一样,十几亿人关注姚明,每一场火箭的比赛收视率都处在全联盟前列,我的火箭队能不赚钱吗?谢谢你,姚明;谢谢你,告密者。
九年过后,我没想到还会收到一封信,而且依旧是关于姚明的,同样是对姚明身体的分析,同样提出了许多种种不利的信息,但我的心情却与九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后面的落款人不再是一片空白,而是清清楚楚地写着姚明两个字。
我相信这封信是姚明自己写的,虽然我一向处事谨慎,但这封信的内容写得太诚恳,不怕大家笑话,用老伴的话说,自己简直有点老泪纵横了。
姚明告诉我,他萌生了退役的想法,信中所讲都是真的,岁月不待人,应该把位置让给新人。这些话我都可以理解,但让我震惊的在最后,姚明叫我不要生气,他说,对于这个邮箱,您一定似曾相似吧,九年前那封告密信,是我自己写的。
姚明竟然自己告自己,细细想来,他真是个聪明人,一个中国选手进军NBA非常不容易,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让自己的名字跳出来,让自己的实力摆出来。他做到了,那封告密信的目的不是告密,是挑战、是宣誓。
但姚明第二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他是真的要离开了,他那么坦诚,我又怎么可以再耍什么花招呢?他是个聪明的小巨人,我可不想做一个愚蠢的小老板而得罪所有中国人。
我得向姚明学习,要想让自己的球队占据有利位置,首先得有实力,其次便是向媒体、球迷写一封告密信,人生的种种比赛,皆不过如此,谢谢姚明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