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校园写手共同诠释大学魅力 

(2006-12-16 10:12:00)
分类: 生活采撷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新生代作家群创作生态与走向”的研讨会,就读于大学校园的“80年后作家”悉数登场。与纷纷扬扬对“80后作家”的争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朝气蓬勃、兴趣广泛、积极向上的群体,这不禁让人感叹大学校园所特有的魅力。

    大学是一个丰富的思想库、是百家争鸣的知识殿堂,大学倡导争鸣、鼓励多元。从一般意义上讲,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专门人才,进入大学即意味着一种专业训练的开始。专业思维训练可能与兴趣爱好吻合,也可能有些偏离,这种想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事实上,许多“80年后作家”在大学里学的专业都不是中文,甚至与中文相去甚远。

    对于今后的职业走向,“80年后作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老一辈作家不同,对于写作,他们更倾向于用专业的眼光和视角去体验、挖掘和切入,而专业化发展正是大学教育所能提供的最好产品。大学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大学校园里有宁静的学习氛围、自由的学术空气、志趣相投的同伴,从某种意义上说,读大学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体验生活。在大学校园,“80年后作家”的世界变得更加真实和宽阔,像许多大学生一样,他们喜欢看电影、逛街、海阔天空地聊天,也会为没有好好读书而后悔。

    对于“80年后作家”这个相对早熟的群体,他们的生存方式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对他们而言,是一心一意出去体验生活,然后到家里“猛咬笔竿”?还是去拥有除写作之外的生活,在平淡之中丰富经验,从不同的生活方式中捕捉写作灵感?这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我们看到,大学的力量正在影响着“80年后作家”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他们,正在拥有自己特殊的经历,正在用各不相同的方式丰富和发展自己,形成自己观察社会的独特窗口。大学的力量也在改变着“80年后作家”们。大学校园的生活使他们丰富和成熟,赋予他们思想和能力去转换自己今后的道路。正如作家王晓玉所说,“他们的未来一定会分化,有些人从事的职业不一定与文学都有一个交点,但是他们依然可以继续写作,继续做出他们的贡献。”

    祝愿在大学校园里生活的“80年后作家”一路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