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戏曲传统,讴歌同学文化》——观看《秦皇岛一中“老三届”师生群》艺术团戏曲组演出有感
(2025-03-20 12:30:12)| 分类: 回忆 |
《弘扬戏曲传统,讴歌同学文化》——观看《秦皇岛一中“老三届”师生群》艺术团戏曲组演出有感
作者:吴和平
此次网络春晚最大的亮点,是允许在每个节目表演结束后,进行解读和评论。通过捕捉校园生活的集体记忆和同窗情缘等热点,给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和欢乐。
本次演出戏曲组是主力,而我是戏曲组的忠实粉丝,因此,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戏曲组探访。感慨良多,分享如下:
一、同窗情缘走进网络春晚
同学是一种缘。历久弥新的同学缘分伴随同学们走过六十多年的青春岁月。一中“老三届”同学群的成立,把离校的同学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群艺术团的诞生,使喜欢戏曲的同学们如鱼得水;网络春晚的创办,让这些戏迷们走上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六十多年前的校园生活,是戏曲组坚持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校生活的土壤蔓延着的艺术根须,经过辛勤耕耘使他们的表演更加贴近同窗生活,由此产生更强的生机和活力。
每年的网络春晚,戏曲组都积极参与,精心排练,演出的节目倍受同学们的喜爱。
戏曲组为今年春晚编排的节目有:
京剧音乐视频《都好好的》;戏歌《花好月圆》;京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等多剧种精典选段的《戏曲联唱》;除了集体节目外,还有戏曲组个人演唱的形式新颖,引人入胜的其他节目,这些节目成为本届春晚的一大亮点。
二、个人爱好融入团队精神
许多同学从小就喜欢戏曲,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艺术家和钟爱的曲目,他们酷爱戏曲,把戏曲文化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虽然组织集体活动难度很大,如:有的同学因身体欠佳行动不便;有的同学家务繁重抽不开身等,但他们却始终守望初心,默默地坚守同学文化这块凈土。坚持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多年来从不间断。戏曲组由当初成立时的四人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十五人。由当初的单纯完成演出任务,而逐步演译成为了自娱自乐,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活动。森林体育公园、红飘带公园等地都曾经是他们活动的天然舞台。在那里开嗓练歌、游园赏景。当遇到雨雪天气时,就集中到同学的家里排练,喝茶聊天,大家把这里称为“和平茶社”,这个家成为了同学们的戏友之家。
三、戏曲传统充实文化生活
今年1月13日,戏曲组邀请校友邢凤楼、阎丽凤等18人,在海鲜城举行戏曲文化联欢会。同学们欢聚一堂。姚家桐精心绘制烙画、田雨生篆刻印章、牛永泽书写条幅等,别开生面的戏曲印象,谱写着一曲戏曲传统与同学文化的戏韵华章。
四、文化自信编织灿烂晚霞
戏曲文化作为时代的产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
在观看戏曲组的演出后有人问他们的哪个节目最精彩?想起巴西球王贝利在回答哪个球最精彩时的回答:下一个。
让我们以此共勉,因为戏曲组的故事才刚开始,还在继续的路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