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扬戏曲传统,讴歌同学文化》——观看《秦皇岛一中“老三届”师生群》艺术团戏曲组演出有感

(2025-03-20 12:30:12)
分类: 回忆

《弘扬戏曲传统,讴歌同学文化》——观看《秦皇岛一中“老三届”师生群》艺术团戏曲组演出有感

作者:吴和平

 2025122号是腊月二十三,也是中国北方的小年夜。秦皇岛市一中“老三届”师生微信群举办的第八届网络春晚为师生们奉献了一席文化盛宴,一场暖心的青春嘉年华。

此次网络春晚最大的亮点,是允许在每个节目表演结束后,进行解读和评论。通过捕捉校园生活的集体记忆和同窗情缘等热点,给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和欢乐。

本次演出戏曲组是主力,而我是戏曲组的忠实粉丝,因此,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戏曲组探访。感慨良多,分享如下:

一、同窗情缘走进网络春晚

同学是一种缘。历久弥新的同学缘分伴随同学们走过六十多年的青春岁月。一中“老三届”同学群的成立,把离校的同学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群艺术团的诞生,使喜欢戏曲的同学们如鱼得水;网络春晚的创办,让这些戏迷们走上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六十多年前的校园生活,是戏曲组坚持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校生活的土壤蔓延着的艺术根须,经过辛勤耕耘使他们的表演更加贴近同窗生活,由此产生更强的生机和活力。

每年的网络春晚,戏曲组都积极参与,精心排练,演出的节目倍受同学们的喜爱。

戏曲组为今年春晚编排的节目有:

京剧音乐视频《都好好的》;戏歌《花好月圆》;京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等多剧种精典选段的《戏曲联唱》;除了集体节目外,还有戏曲组个人演唱的形式新颖,引人入胜的其他节目,这些节目成为本届春晚的一大亮点。

二、个人爱好融入团队精神

许多同学从小就喜欢戏曲,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艺术家和钟爱的曲目,他们酷爱戏曲,把戏曲文化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虽然组织集体活动难度很大,如:有的同学因身体欠佳行动不便;有的同学家务繁重抽不开身等,但他们却始终守望初心,默默地坚守同学文化这块凈土。坚持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多年来从不间断。戏曲组由当初成立时的四人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十五人。由当初的单纯完成演出任务,而逐步演译成为了自娱自乐,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活动。森林体育公园、红飘带公园等地都曾经是他们活动的天然舞台。在那里开嗓练歌、游园赏景。当遇到雨雪天气时,就集中到同学的家里排练,喝茶聊天,大家把这里称为“和平茶社”,这个家成为了同学们的戏友之家。

 戏曲组的所有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合作,大家都为这个精神家园奉献着力所能及的力量!王志庚为女同学购买了演出服装,牛永泽到山海关等地“神绕”,寻找拍摄视频的背景地,周晓蒙帮助录像摄影,向明立编辑完成视频的制作,张秀文、朱元申作为戏曲组的领头人,多次掏腰包请大家聚餐,团队精神使戏曲组不断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

三、戏曲传统充实文化生活

   戏曲文化是雅俗共赏的综合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国粹”和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成为同学们寻找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好的戏曲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戏曲能够抓住人们的情感,使人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从而构建起同学文化的精神乐园。戏曲组平时以独唱、合唱为主的形式,演出时注意选择大家喜闻乐见的曲目,把传承戏曲传统与打造同学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充实文化生活。

今年113日,戏曲组邀请校友邢凤楼、阎丽凤等18人,在海鲜城举行戏曲文化联欢会。同学们欢聚一堂。姚家桐精心绘制烙画、田雨生篆刻印章、牛永泽书写条幅等,别开生面的戏曲印象,谱写着一曲戏曲传统与同学文化的戏韵华章。

四、文化自信编织灿烂晚霞

戏曲文化作为时代的产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

 戏曲组的同学们始终遵循和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戏曲传统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方向,坚持身体力行,努力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学文化,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成果,展现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编织出一幅幅夕阳似火的灿烂晚霞。

在观看戏曲组的演出后有人问他们的哪个节目最精彩?想起巴西球王贝利在回答哪个球最精彩时的回答:下一个。

让我们以此共勉,因为戏曲组的故事才刚开始,还在继续的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