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系骆驼湾

(2020-10-01 17:59:44)
标签:

旅游

历史

教育

情感

时评

分类: 游记


情系骆驼湾

20199月,我们夫妇在回河北阜平老家期间,慕名来到向往已久的骆驼湾村。

阜平是英雄的土地,她的名字曾轰动中国的脉搏。包括阜平在内的晋察冀边区被称为“新中国的皱形”,为中国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骆驼湾村取名于明代洪武年间,因卫河码头,商道成村。传说当年康熙皇帝要上五台山,正好赶上冬天,大雪封山,便从村里找来几头骆驼上了山。不过,现在村里早就没有了骆驼,也没有沾上康熙皇帝的光。村里一直很穷,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全村都是老人留守。由于地处太行深山区,周围几座山峰,海拔都接近1900米,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没有得到开发,这里的农民群众大多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12年,骆驼湾村608口人中,有428人为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950元,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特困地区,推动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脱贫攻坚,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20171229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阜平县,深入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考察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总书记进村入户,来到老党员唐荣斌的家里,盘腿坐在炕上问寒问暖,同乡亲们一起商量脱贫攻坚之策。总书记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扶贫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在此,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扶贫攻坚的动员令。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这个农家院,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骆驼湾一号院”,成为总书记扶贫攻坚实践活动的纪念地,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当时我们在骆驼湾一号院前拍摄的合影,成为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

在绿树山花的点缀下,40多座精致的青砖瓦房,颇具太行乡土气息的民俗院落,挂着一串串红灯笼,整齐有序地坐落在山水之间,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我们住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亲身感受到扶贫攻坚以来骆驼湾村发生的喜人变化。现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家家搬进新居,装了地暖,用上了自来水,彻底告别了挑水、旱厕、靠木柴做饭的日子,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有了汽车。乡村路连通省干道,泥土路变成水泥路,村里安装了路灯,夜里也亮起来了。村里搭建了戏台,每晚人们吹拉弹唱乐起来。

在骆驼湾村,公路边有一幅特别醒目的标语,就是“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村民们自豪地说:这句话是总书记在座谈时讲给他们听的,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激起了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激情。全村在发展传统种植的同时,发展林果园、花卉园、中药材、食用菌大棚等,依托附近的天生桥瀑布群景区,建起农家乐、水果采摘等生态旅游业、餐饮业等,使过去穷乡僻壤的穷山恶水,变成了旅游、休闲和度假的好去处,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2018年,国家把骆驼湾列入全国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乡村旅游业的崛起,富了乡亲们,村民们不用外出打工,都在村里安排了工作。他们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幸福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骆驼湾村的脱贫,是众多革命老区脱贫的縮影。阜平是革命前辈鲜血染红的地方,骆驼湾的老党员、老八路们提起过去的峥嵘岁月,都充满了自豪,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村民更是情不自禁。今昔对比,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当年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是为了让老百姓谋解放;今天党领导人民脱贫攻坚,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一位老党员赋诗:“寒风刺骨人心暖,总书记来到骆驼湾。问吃问住又问穿,无微不至关心咱。语重心长声连声,终身难忘记心间。扶贫攻坚走向前,誓把旧貌变新颜。”

如今,美丽的骆驼湾犹如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巍巍太行山的深处。我们深情眷恋革命老区的热土,永远怀念绚丽多彩的骆驼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