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识庐山真面目

(2017-12-26 09:19:12)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

《山海经》称庐山为天子都、天子障、南障山。以庐山之名见称,首出于司马迁《史记》一书,有“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之句。相传西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在此筑庐隐居。周朝威烈王曾邀请他们出山辅助朝政,却避而不见,后羽化仙去,唯庐独存,故名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南,东临鄱阳湖,北濒长江。山体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属于我国淮阳孤形山系,地处中纬度偏南的亚热带湖盆地区,这里气候凉爽宜人,是中国著名的避暑圣地,全山有99峰,主峰大汉阳峰海拔高1474米,主峰之巅有一个形如靠椅的悬崖,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坐崖观察长江水势,故此崖称为禹王崖。在此可看浩浩荡荡的鄱阳湖,可望滚滚东去的长江水。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西百旋。”从九江乘汽车沿着350多公里的盘山路,盘旋而上。当你置身于这座名山中时,不尽的景色与思绪会使你有着宋代文人苏东坡的感怀,那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名胜景点众多,山顶景区以牯岭街为中心。游人到庐山,都是先到牯岭街,然后再去游览其它景点名胜。牯岭街三面环山,一面峡谷,海拔1167米,房屋高低错落,鳞次栉比。这里有20多个国家风格的600余栋别墅,使庐山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些建筑掩映在花卉林木点缀之中,且常有云雾缭绕,恍若天上城廓,素有“云中山城牯岭街”之美誉。牯岭街西北的小天池在巍峨峭壁之上,终年不涸不溢。花径名为花径公园,亦名“白司马花径”,这是因白居易当年被贬到江州(今九江)任司马之职而故名,是一个春赏桃花、夏荡轻舟的好去处。如琴湖与芦林湖,一东一西,如同一双明眸的眼睛,使庐山显得更加有神有色。花径公园以下,两崖拱峙,峭壁堆砌,一石横空,恰似断桥。桥下流瀑飞溅,如珠滴落玉盘,故此涧谷名仙人盘。飞架在连厢绝壁将要连接起来的石桥,就是古今闻名的天桥。来庐山游览的人都怀着神秘的心情,四处寻找这天桥。传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朱元璋战败后,弃舟单骑逃到庐山。陈友谅大队人马紧迫在后,朱元璋逃到这悬崖深谷前,不禁仰天长叹:“天绝我也”,可是叹声未停,天上突然降下一长龙,化作巨石横架在两峰之间,搭救朱元璋过涧。当陈友谅追兵赶到时,天空刹时响了一声霹雳,将天桥拦腰击断,即遗存现今人们所看到的天桥奇观。

庐山的峡谷崖洞曲折幽奇。沿天桥北行,在佛手岩下可见刻有“仙人洞”三字的一圆门,进入圆门,沿着小径石级曲折而下,便是高深3至4米的石洞,传说这是唐朝吕洞宾修道的地方,古名仙人洞。洞内纯阳殿中雕刻着身佩宝剑的吕洞宾像。离仙人洞圆门不远,有一怪石凌空兀立,石的东侧刻着“纵览云飞”四字,是观赏乱云飞渡的好地方。从蟾蜍石缝间生长出来的那两棵松树,如横空出世,倔强峥嵘,这就是庐山著名的石松。毛泽东同志当年题诗所写:“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庐山的山峰雄奇挺秀。由于古代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断层切割,使整座山体断层上升,而形成庐山峰峦,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山水相映,云锁雾蒙的壮丽景观。古人称它是:“远看一山飞峙,近看千峰峥嵘,横看铜墙铁壁,侧看擎天一柱。”形象地说明从不同角度观赏庐山的感受。如五老峰、铁船峰、莲花峰等,在云雾缭绕之中更显得突兀雄奇,令人留连忘返。海拔1358米的五老峰,上顶苍穹,下压鄱阳湖,星聚层峦,削壁千仞,绵延数里,断而复续,巧成五峰,如五个老人并坐,俯视庐山全景,颇称庐山幽雅之胜。在清康熙皇帝赐名的秀山寺周围,有鹤鸣峰、双剑峰、香炉峰、文殊峰、姐妹峰、龟背峰等系列山峰,因此称为秀峰。这里碑刻如林,层峦叠翠,万木葱茏,群峰竟秀,自古就有“庐山东南美景数秀峰”之说。

庐山的流泉飞瀑神奇多姿。由于东西两侧多为垂削悬崖陡壁,山顶上溪涧泉流抵达断崖而迅速跌落,成为飞泻而下的瀑布与急流。这些瀑布大部分是从海拔900米左右的半山腰直泻而下。站在庐山外侧看去,就像挂上一条条的白带凌空飘动。三叠泉自海拔1455米的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流出,经九叠峡谷,汇成峡谷巨流,数十里,经三级陡崖跌落,凌空倾泻成瀑。石门涧瀑布经峡谷悬崖直泻成瀑,其声似迅雷,数里之外可闻。在黄龙、乌龙、神龙各有相应的瀑布,如玉帘下垂,流经峡谷,瀑布时断时续,时缓时急,时高是低,变化万千。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引人入胜的特色。

庐山的云海变幻莫测。由于庐山东临鄱羊湖,北濒长江,周围水气蒸发,气候湿润,常为江湖水气笼罩,云雾极为频繁,平均每年有190多个云雾日。含鄱口海拔1286米,处于五老峰和太乙峰之间,凹形呈一个天然豁口正对着远处的鄱阳湖,是观日出和云海的佳地。在黎明,登上含鄱口雄视日出壮观,只连湖天尽赤,满山金光,气势壮观。在那里观云海,常能看到一股汹涌澎湃的云流,像奔腾的江河直泻而下,这就形成独有的云海。在风的吹拂下,这些云流倒挂悬崖,状如瀑布,成为神奇庐山景观的点睛之笔。

庐山文化底蕴渊源,中国历代帝王名人的足迹与诗文铺遍了庐山。从陶渊明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下九天”;从白居易的庐山“花径”到苏东坡的摩崖“题壁”;从道观“仙人洞”,到佛教发源地东林寺;从朱熹振兴的“白鹿书院”,到唐伯虎挥毫作画的艺术珍品;从蒋介石发表抗日“谈话”,到毛泽东主持庐山会议;从拍摄电影《庐山恋》,到庐山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这一切至今依如林涛山风,回响于人们的心中,置身于山中的思绪。庐山的魅力在于她的朦胧美,那奇峰、那云海,那飞瀑,那历史,把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悬念永远摆在了人们面前。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