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祈年殿祭天

标签:
皇穹宇圜丘坛宋体天坛祈年殿二十八星宿 |
分类: 游记 |
我们夫妇来天坛三次了,我们喜欢天坛的建筑风格,它在我国古建筑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太大了。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祭坛。天坛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面积284公顷。天坛分内坛和外坛。内坛、外坛的两重坛墙,上面为圆形,下边呈方形,是依据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说而修建的。圆形象征天,方形象征地。主要建筑都在内坛,北有祈年殿,皇乾殿,南有皇穹宇、圜丘坛。南北两组建筑由一座高2米、宽28米、长360米的台基相连结,构成一个布局富有图案美的整体。
古人所说的天就是“宇宙”,就是“大自然”。古人认为“天”是决定世间万物、人间祸福的主宰,因而逐步形成了祭天的礼俗。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祭天”主要是表达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古人想掌握大自然规律的愿望。祭天大典是明清两代帝王实行的一种礼仪。通过礼仪表示对天的崇敬,皇帝也以“天子”自居,把自己看成是上天的代表,以加强帝王在人间至高无上的统治。
圜丘,又称圜丘坛,是皇帝用于祭天的地方。圜丘坛高5.3米,按天圆传说而建,是一座露天的3层白石圆坛。根据古代阴阳五行之说,天属阳,地属阴。奇数属阳,偶数属阴。所以“9”在阳数中是最大的数。“9”字表达了天的至高至大。坛层周围砌有汉白玉栏杆和栏板,其坛面、台阶、拦柱以及砌坛用的条石的数量,都用九数或九的倍数,表示天体的至高至上。上、中、下三层,分别代表天、人、地,上层直径30米,中层50米,下层70米。据史书记载:祭天大典时,皇帝身着祭服,穿过两道棂星门,登上这三层神坛。台面北侧供奉“皇天上帝”神位,东西两侧依次供奉皇帝列祖列宗的神位。台南广场上排列着200多人的乐队、舞队,在庄严的中和韶乐的衬托、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皇帝登坛致祭。共乐奏九章,典仪九程。礼仪进行完毕,各神位前的供品分别依次送到燔柴炉焚烧,烟气腾空,以示送到天庭。
皇穹宇,是一座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建筑,高19米,直径15米,是存放“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宗牌位的地方。皇穹宇前东西两侧各有配殿,存放日、月、星、辰、云、雨、雷自然神灵牌。殿前的石阶中镶嵌着一块巨大的石浮雕,上面是“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双龙一左一右,一升一降,栩栩如生,是古代的雕刻佳品。配殿外有正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即回音壁。由于圆围墙的拢音作用,墙上盖一圈瓦檐,使声音不易散开,在墙壁内侧对话,声波沿墙壁反射前进,声音清晰。皇穹宇台阶前有3块石板,称“三音石”由于声波从圆壁反射回来的距离不同,能发出不同的回音。从皇穹宇出来,过丹陛桥就到祈年门。沿途可以看到许多柏树,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柏就有数千株,它们是神坛的衬托,构成了肃穆的环境。其中有株500多岁的九龙柏,奇特的是它那直立粗大的树干和其它古柏的纹理不同,树干表层沟壑怪异,旋转扭曲,犹如9条蟠龙缠绕嬉戏,在路旁迎送着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构造在一座3层的圆形台基上。台面积5900多平方米,台高6米,台基四面有石阶可登,每层边沿筑汉白玉栏杆和云龙望柱,南北台阶中间有3块巨大的云龙石雕,工艺精致,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石阶的“陛石”分别雕刻龙、凤、云3种纹饰,表示龙凤飞翔之意。大殿为三重檐攒圆形尖顶,高38米,直径30米,纯系砖木结构。玻璃瓦檐逐层收缩,呈放射状,顶上是巨大的鎏金宝顶。三层殿檐完全由28根巨大的木柱和36块相互衔接的枋、桷、棁、檩所支撑,是中国独特的木结构体系抬梁式构架的典型佳作。28根柱子代表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其中中央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4个季节;中层的12根柱子代表一年的12个月;外层的12根柱子表示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层的24根柱子代表24个节气。每年正月十五清晨,在这里举行祈谷大典。那时天还没亮,大殿内外点燃坛灯,200名乐舞生列队于殿外月台上,刹时鼓瑟齐奏,钟磬合鸣。在这庄严的气氛中身着蓝色祭袍的皇帝恭虔诚肃地步入神殿,向“皇天上帝”和列祖列宗三跪九叩大礼,献酒、读祝、祈祷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然后将供品焚烧,送上天庭。大典完毕,皇帝起驾回宫静待上天降福。
天坛的规划设计、建筑技术和环境的营造均着力创造一种人和“天”对话的理想氛围,强烈地表现出古人对“天”的崇敬。历史上封建帝王已经不复存在了,“祭天”、“祭谷”的典礼早已成为历史的过去。但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仍耸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大地上。天坛是古代文化的辉煌成果,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94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北京奥组委举行隆重的会徽发布仪式,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奥运史上的第26个会徽。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选在天坛祈年殿举行,其意寓在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用古老的中国传统和浓重的北京韵味,向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