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从此永远有个你
标签:
隆重举行楼建得代表团日上爱心行动文化 |
分类: 报告文学 |
在心里从此永远有个你
情有距离
江苏省南通市有“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称,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南通市与东兰县相隔2600公里,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关系,没想到一场大旱,拉近了两地心与心的距离。
2010年6月,南通市公安局筹资26万元,在东兰县三石镇弄美村兴建饮水工程,修建大型水柜,解决全村735人永久性饮水问题,并与弄美村的21名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每学期资助300元。后又在该县范围内新增帮扶65名学生。
2011年6月,南通市公安局将武篆中心小学作为“南通公安爱心实践基地”,捐资160万元修建学生宿舍综合楼,并决定,再结对帮扶武篆中心小学72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72个名单一公布马上就被民警们一抢而空。至此,南通市民警在东兰县结对帮扶的学生增至158人。
2011年12月上旬,南通市公安局的5位民警,带着全体干警的托付,满载着援助物资,再度不远万里,踏上东兰这片红色的土地。武篆中心小学72位小学生收到了南通民警写给他们的信件以及第一批助学款。在武篆镇举行的爱心助学捐赠仪式上,武篆中心小学陈荣臻小朋友含着热泪朗读了南通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包海宁阿姨写给他的寄语:
“孩子,请记住,在南通有人牵挂你!”
有人牵挂你,这是何等温润心灵的话语!
南通市公安局5位民警在政治部副主任吴海卫的带领下来到东兰,又一次驱车三个多小时,来到三石镇大山深处弄美村,来到他们梦开始的地方。那时的东兰,大旱告急,南通市区2400多位民警看着电视上播放的灾害画面心急如焚,他们无不希望东兰的百姓早日脱离苦海,他们都想着能够帮助东兰做点什么。那么遥远的距离,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解囊捐款。在短短一天时间内,他们筹集了26万元善款。南通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秦剑平当即要求,要把全体民警的爱心落到实处。南通市公安局政治部迅速对接东兰县公安局,确定在三石镇弄美村援建饮水工程。经过3个月的攻坚会战,2010年8月,工程顺利竣工。建成的7个大型水柜,架起 3800米长水管,解决了弄美村和附近1000多位村民的喝水难题。负责督建水柜的东兰县公安干警,也募集了16万元捐款,与南通同行携手将这项爱心工程做大做实。
知道要来贵客,弄美村弄瑶路口自发聚集了大量的村民,因为他们都体悟到了南通亲人的恩泽,他们都想第一眼看到远方的亲人,他们都想和亲人说一箩筐子感激的话。当亲人的车子尚未在村前停稳,村里的族长已事先迈出方步,毕恭毕敬地端上土法土酿的醇香玉米酒,呈给日夜想念的亲人每人连续干完三杯,意指一杯平安二杯幸福三杯吉庆。这是东兰壮乡最隆重的接待仪式,也是最淳朴的迎客习俗。除了驾驶员,民警们都爽快地喝下了欢迎酒。接着,村民将亲人请到族长的家中,一起享用全羊宴席。以羊待客,这也是东兰壮乡最隆重的礼仪。当地的片警韦建宏告诉南通的亲人说,这里的人过去从来没听说过南通这座城市,是南通公安让他们在自家门口能喝到水,现在村里十四个屯,提起南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蓄水量达500立方米的大型水柜旁,年轻的弄美村党支部书记韦永乐喜不自禁地说:今年雨季仍然大旱,但我们没有受灾,靠的就是这些救命的水柜。
在弄美小学操场,南通民警看到了19名一年级到二年级的孩子。学校唯一的教师是59岁的陈朝贤。陈老师说,这所小学明年就不存在了,这批低年级学生将合并到别的学校上学。时令冬季,天气已显阴冷,吴海卫见到这些小孩有的还在穿着凉鞋,当即掏出2000元钱塞到陈老师手上,叫他给每个孩子买两双暖鞋、两双袜子。吴海卫告诉陈老师,这次来探访,给每个孩子以及老师带来了一套校服。陈老师敲响用钢板制作的“铁钟”,孩子们飞奔到教室里。吴海卫一行不约而同坐到孩子身边,和他们一起朗读课文。朗朗的书声,让破旧的教室变得温暖起来。
这之前,援建水柜工程竣工后,南通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陆玲玲带队前往东兰察看,当看到山里孩子求学的艰难情形,头脑中便酝酿了从抗旱到援教的举动。她将26名需要帮助的中小学生名单带回南通,很快被民警们认领。2010年12月,5名东兰山里娃坐着飞机来到南通,和资助他们的南通民警团聚。5个可爱的孩子中, 韦周呈长得最矮小,南通市公安局督察支队支队长吴跃军将他认作“儿子”,两次将他接到家中团圆,南通“妈妈”为他做菜、“哥哥”陪他玩耍,让他倍感家的温暖。韦周呈回到山里,告诉周围所有人:我在南通有一个好爸爸。陆玲玲帮扶对象是弄美村唐凤琳,2011年考上了中北大学,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帮扶对象。得知南通亲人过来,唐凤琳的母亲特地赶来致谢。唐凤琳在感恩节那天也给陆玲玲发去短信:母爱永难忘!
吴海卫一行的第二站是武篆镇。
2011年6月,南通公安情系老区的爱心行动延伸到了这里。南通民警们看到武篆中心小学校舍过于狭小,寄宿的学生有的两三个人挤在一张铺上睡,当即决定再次解囊,为孩子们建一所宽敞明亮的宿舍楼。新楼需要120万元,改造旧楼需16万元。南通市公安局再次发动全体民警捐款,首批筹集的50万元火速送到武篆小学。南通公安的义举感动了东兰,各部门一路绿灯,这幢楼被命名为“连心苑”,将建成全县最好的学生宿舍楼。建筑承包商说,南通朋友隔了千山万水来关心老区的孩子,我们就是一分钱不赚,也要把这楼建得最好。
吴海卫一行踏进武篆小学,援建的“连心苑”五层宿舍楼已建到三层。此项目的正式启动,是在三个多月前的8月15日。那天,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徐静率该局代表团一行,在武篆这里举行了爱心援建武篆小学“连心苑”签约仪式,同时决定另捐10万元进行楼前美化、绿化等附属设施建设和维修学生旧宿舍楼。校长陈继芳说:我每天都去工地看一看,想到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铺位,心里就暖暖的。
12月3日上午,南通公安资助武篆小学72名学生的活动隆重举行。吴海卫介绍,南通市公安局决定将武篆小学定为爱心实践基地,发动所有民警资助这里的孩子们。首批学生简介在公安内网挂出后,不到一天就被民警们点击结对。
在活动现场,所有帮扶的孩子都领到一个爱心信封。第一个走上讲台领取的是陈荣臻小朋友,他用稚气的声音读出信封上的寄语“孩子,请记住,在南通有人牵挂你”。
全场掌声四起。
陈继芳校长说:听说南通的基础教育全国领先,我是多么羡慕啊,真希望有机会去南通的小学实习一段时间,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山区。
在东兰短短数日,南通公安民警四处奔波,扎实推进爱心工程,尽量不给当地干部群众添麻烦。但东兰是个小县,又是热情好客之邦,一切风吹草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南通“亲人”过来,哪有不知之理?
以县委书记韦绍仕为首的东兰县领导班子热情地接待了吴海卫一行。
杯酒之间,情同手足。言谈之间,形同故交。东兰县委书记韦绍仕深情地说,你们的爱心行动,由点到面,情倾老区,为这片红色土地增添了新彩。东兰县县长黄贤昌和南通公安局随行记者畅谈至深夜。他说,南通公安给我们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更带来了沿海地区的先进理念,希望能做成一个长效的互动工程,让更多的群体来关注和支持老区的发展。曾经携手开展爱心行动的东兰县公安局局长莫世亮,现已调任宜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与南通公安结下深厚情谊的他,知道南通亲人过来,当即特邀吴海卫一行前往,并驱车到宜州城外迎接。
2012年夏天,满含南通爱心的“连心苑”学生宿舍楼竣工,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武篆小学的内宿生欢天喜地地搬进了明净舒适的“新居”,狭窄的宿舍连同拥挤的铺位终于成为历史。
南通,南通,在心里从此永远有个你!
http://s5/mw690/496e37ecte057777796d4&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