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边是相约自杀,一边是闭门立法

(2010-11-18 20:43:38)
标签:

宁海县

《新京报》

青年时报

相约

动员方式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一边是相约自杀,一边是闭门立法


    杨光志


    14日看到一则消息: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近1年,5名学者不满闭门立法。(11月14日《新京报》)15日又看到一则消息:宁波宁海县某村16位村民因不满强制征田,写“血誓书”欲相约自杀。(11月15日《青年时报》)


    两则新闻的共同点是都涉征地,都不满,政府层面的回应,对前者,是“来自各地方政府阻力太大”,对后者则是那句让我们深感怀疑的“当地群众情绪稳定”。让我们看到,可以叫停时下征地纠纷乱象的官方表态,仍是那么暧昧,仍是那么慢吞吞,仍是那么带着哄骗的意味。甚至还是为“没有强拆没有新中国”补充声援,地方政府舍不得放弃土地财政,或者是骑上虎背已无法放弃,只好听任它带着惯性继续横冲直撞。而新征地条例作为国策与法律规制举措,还行进在“征求意见”的道上。


    甚至,那些对农民失地之后的生存苦楚知之甚少,更兼没心没肺持市侩哲学作庸人猜度,便类似当年将跳楼讨薪视这秀一样,对“相约自杀”持作壁上观态度,发出“怎么不自杀、不自杀不是好汉”的哄客话语。


    若上访算是底层农民表达诉求的正当途径的话,那么,多年频繁上访无结果已表明,上访在某些地方已成为走不通的死路,某些政府官员视部分群众为自身利益维权为要挟,拿所谓“公众利益”作旗号与民争利,一些地方政府为维护区域内相关企业利益、甚至自身某些部门利益,漠视群众的权利要求与利益诉求,甚至不惜损害群众利益,资本与权势合谋,使某些地方走上了为原始积累而牺牲一代农民的歧路,导致为富不仁和社会不公已显普遍。在彼此利益诉求无法找到交集的情形下,某些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的“讨价还价”已无法尊重民意、理性抉择实现正和双赢,自说自话使矛盾显现不可调和性。同时,失地农民那“相约”二字,将群体事件的社会动员方式与组织化倾向显示,说明当下农民已将个体抗争向抱团抗争发展,其喊痛的方式与音量也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智慧。


    如何有效处置此类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杆,而无法可依的空白将使这种乱象更密集更疯狂,急迫需要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调整和规制。在这个意义上看千呼万唤出不来的“新拆迁条例”,让失地农民随时行走在殒命的风险边缘,反衬出法律的缺位责任的失守。


    针对农民以命相博发出最后通牒,当地政府必须拿出合法态度与理性施政手段,而不能只做“相关教育谈话”,以压服人,以威取信,将矛盾暂时压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