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卢瓦到上海 气候灾难来到此生
杨光志

这两天,来自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系列消息让我们心惊肉跳。南极研究科学委员日前公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如果气温继续以目前速度升高,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4米,升高幅度是两年前预测的两倍,中国上海岌岌可危。而岛国图瓦卢50年内有可能沉入海洋,其国民现已半数出逃,图瓦卢人要求全球60亿人道歉。(综合腾讯专题新闻)
50年淹没图瓦卢,90年淹没上海——全球气候灾难危机是那么猝不及防,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这一威胁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几乎是转瞬之间,就大摇大摆地堵到了市民的家门口!全球气候问题,不仅成为现代各国政府想绕也绕不过去的国际合作治理议题,同时也成为了全人类此生迫在眉睫的生存话题,我们是那么深切地体会出“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毛骨耸然意味。诸如臭氧层之类曾经遥远的气象学词汇,诸如二氧化碳减排与全球变暖的逻辑关系,开始为市民熟悉。很多年前,我们在“人类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的警示中,似乎读到的还是遥远的图景,还不是“此生”,但今天,我们不再以赌徒的心态去揣测今年、明年、或者后年会否有遭逢大灾大难袭击的可能性,那渐行渐近的升温、淹没陆地,在电演里,它来得更近,比如《2012》。《2012》末世论让我们形象地知道,全球性生存威胁,确确实实“狼来了”!
我们甚至能够从身体力行的生活中,开始明白那拼命堆积的庞大的GDP数据,带不来生活质量,而发展的可持续,才是我们应该热切推动大力倡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环保从来不单纯是政府承担的事体,当我们责难政府GDP至上时,作为现代公民的每一个个体,我们对环境保护,是否也该培养起一种圣徒般的虔诚?是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该力争国际合作中的宽容,将负担减轻一些,但作为公民个体,我们得将诸如“低碳生活”之类的环保观念,根植于每一个人心中,这不是别人设了套来诱你入彀,而是每个人理应具备的人性、人道、人类与自然之道德范畴的大爱,是人类实现自我救赎必须的行为准则。
重眼前,算计眉毛有几根?那是某些地方政府,谋利润,规避治污降成本,那是商家,而要掐灭地球气温升高造成可怖灾难结果的导火索,全在于全地球统一的治理,在于每一个个体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时下诸多环保举措,譬如某些禁塑规范、譬如某些禁焚烧行动,一些人会总是觉得那是国家政策压力,不得不从而逮着机会便规避,并没有成为商家或公民的责任自觉,这是很要命的。针对有组织的群体,可体现国家政策压力的一定程度的效用,而对于散乱的个体,你如何规范他们的行为呢,那郊游中一路挥洒的垃圾,那暗夜里随意倾倒的破烂,那屡屡曝出的乱砍滥伐、那随手丢弃的废旧电池、塑料器皿……每个个体若不能有相关的道德自律,将环保意识修为到内心认同,则一地鸡毛的环保乱象将不胜其扰。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从图卢瓦到上海,接下来还有马尔代夫,还有纽约、东京……包括那些雪灾、旱灾、飓风、海啸,日益频繁,灾难级别越来越高,当灾难狞笑着毁灭我们的家园时,它会说,人类,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这是你们自己毁了自已!
“狼来了”,不是童话,它随时准备扑上来,对我们咬上致命的一口。我们与其坐等被吃,还不如早早准备好打狼的棍子。这棍子,就是从每个人做起,将低碳生活体现在每时每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