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官腔”蒙冤 民怨不能无端发泄

标签:
民怨官腔靶子怨气周凯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最牛官腔”蒙冤 民怨不能无端发泄
http://bbs.cqnews.net/attachments/month_0902/20090202_7490b4040f2a3f7b33b3IiOVUxmXyUTJ.jpg
地震中,有不少人和事,引来争议、发人深省。比如:所谓“救我,我是张书记”这一被称为“史上最牛官腔”的网络事件。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周凯曾被网上誉为最牛书记。近日,通过沈阳消防影像资料证实,地震时张周凯并没有喊:“救我,我是张书记”。“最牛官腔”实际为莫须有。
(2月1日《重庆晚报》)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0201/01/511HNSMS00011229.html
官场积弊甚多,无需溢美,日常生活中被“官腔”荼毒既久的忍气吞声的百姓们那种怨气,我感同身受,非常理解,也觉得十分值得听取,但当怨气是建立在一个虚假新闻的基础之上发泄时,就十分不妥了,心中就算有了不平事,也要看清对象洞悉事实再出声,所有的民怨都该是有的放矢,而不能无端发泄。如果打错靶子,也应该有纠错的勇气。
新闻报道,应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舆论引导应最大程度地追求公允,评论,应该是基于真实事件的发言,事件假,则评论便是无效表达。那种预先设置起观点,甚至是准备起恶语,只等着一个事件出现,也不管这个事件它真不真实,不管对当事人有无误伤,不管打击到哪个目标,不管打击面是否扩大化,反正这叫“民怨”,有群众基础,发泄出去,总会获得喝采,有这样的底气,我就可以大放厥词,这中间,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的浮躁情绪在作怪。
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借力有误打错靶子的事件,之前曾发生不少,比如“很黄很暴力”事件,目标为反对网络严格管制,但拿一个小学女孩子当靶子,多不厚道!又比如“沉尸葬母”事件,本来是那个没良心的儿子“嫌麻烦”而昧心弃尸,被舆论弄成是“无钱葬母含泪沉尸”,多悲壮啊,于是对这个“万恶的社会制度”又有了现成的攻击版本,真是可叹。在这种弱者悲情以及貌似正义的道德外衣遮蔽下,很多理性的声音发不出来,而那种迎合底层怨气的无建设意义的泄愤,那种择其一点不计其余的选择性发声,那种没有事实根据的过度阐释,却畅行无阻,整个事件会被渲染得如泼妇骂街一般无序与无趣,加剧了事件公正处理的难度,加剧了群体无理性情绪的蔓延,甚至会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让我们对真相给予最大的尊重吧,哪怕这个真相很不利于我的情绪,哪怕这个真相只是还原了一个人的本来面目,而使前面的群情激愤变得无聊,但是,一个以公民张周凯的蒙冤换来的泄愤,是没有意义的,也不是一个公正的社会所需要的。就像很多造假捧出的英雄对我们的生活没有激励作用反而会伤害公平正义一样。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不能用谎言去填补信息空白,不能用暴力去填补秩序空白,不能用民族主义去填补信仰空白,不能用不负责任的煸情去放大民怨,这会让舆论监督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丧失其公正性与公信力。
http://bbs.cqnews.net/attachments/month_0902/20090202_7490b4040f2a3f7b33b3IiOVUxmXyUTJ.jpg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0201/01/511HNSMS00011229.html
前一篇:赞公安敢于曝丑
后一篇:申报“国家级” 且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