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倒霉贪官 再显官位含金量
杨光志

范某与王某认识后经常外出吃饭打牌
渝中区环卫二所所长范方华,利用发包工程之机,收受了工程承包商王某近30万元“好处费”。可是不久两人产生矛盾。范方华单方取消与王某的“合作”后,王某以告发范受贿一事相威胁,结果不仅要回了30万元,还逼范方华倒吐出40万“封口费”。(《重庆商报》7月10日)
新闻链接:http://www.cq.xinhuanet.com/2008-07/10/content_13772310.htm

范某利用职权共收受王某好处费近30万元
这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环卫所长,被网民称作史上最倒霉贪官,这样一个基本上没品的官位,居然体现出相当大的价码,看一看围绕其权力进行的利益博弈就可知一斑:一年多点时间,所得贿赂达44.9万余元。其遭王某勒索后,情愿倒贴40万封口费也要保官位——由此,我们当可对此“环卫所长”一职的含金量有所了解了。

两人产生矛盾范某无奈给王某40万元封口费
在贪官的运作之下,官位含金量变得如此之高,让谋到官位之人怎么能忍住贪腐之心洁身自好!假若在谋官过程有成本投入,此官定会加倍侵害国家与公众利益去瓜分自己那一杯羹。这种公权交易,在那些利益纠结复杂、官员伸手就可得利的地方,表现更为突出。譬如贵州瓮安、安徽阜阳,在其境内要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要么因为城市化步伐提速有大片可被官方随时征用的土地……总而言之,公权寻租的渠道很多,裙带关系复杂,最终导致各种闹剧悉数登场。
一个小小的环卫所长,可以享有哪些权力好处呢?据新闻披露,有发包流动公厕及垃圾桶、有垃圾治理工程、有新建公厕及公厕改造、有订购环卫服等等,凡涉及到工程招标、经营权转包、环卫物资采购的事情,均由所长拍板,他一个人就能手眼通天,全盘做主。诸如此类的权力篱笆如不能有效“补牢”,“暗箱操作”必然大行其道。在昨天的重庆媒体中,还披露了一条“数名官员因牵涉地产黑幕收受贿赂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新闻,同样说明了监督缺位的后果。公权在手,又可以一人自由支配不受约束,其诱惑是巨大的,难以抗拒的。要根绝最霉贪官继续出现,唯有加强对官员的权力约束方能奏效,尤其是加强对单位“一把手”的监督。
如何才能阻止贪官们前赴后继的跌倒?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祭出了诸多法宝,比如空投纪检干部、异地为官,与官员家属签订廉洁公约、公布官员亲属子女出国动向等等;而最近的一项举措,是公布全国统一的举报电话12388,但这些举措,似乎都只是治标之术。要真正治本,只能以剥离官位含金量为目标,对政府权力架构作重新设置,不让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感到“有利可图”、“牟利太易”——至少,要有相当的风险含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