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透明程序来消除捐赠疑虑

(2008-05-15 20:37:36)
标签:

地震

灾害

疑虑

程序

捐赠

消除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用透明程序来消除捐赠疑虑

杨光志

用透明程序来消除捐赠疑虑
    伴随着灾情而体现的必然行动,是捐款捐物,但就目前所体现的捐赠活动看来,除了有国家权威机构、国际化的慈善组织等的账号公布外,一些个人、商家、学校、媒体等都以各种方式发起捐助活动,一个匿名QQ群发消息都可能发动起一场捐赠……一时间,有乱象丛生之感觉,不少善良的市民都表示了,面对同胞如此悲情,愿意尽一切力量救助,只要我有,只要我拿得出,但是……这但是后面的潜台词,不难解读。

用透明程序来消除捐赠疑虑
    公众的不信任不是没有来由,之前,贪污赈灾款、截留希望工程款、挪用XX专项资金……诸如此类的事情,公众早已知道得太多了,市民当然对于善款流向会否“暗箱操作”、会否被截留贪污存在疑虑,当这样的疑虑变为一种普遍情绪,无疑会影响事关公众安全与慈善事业的捐赠格局,影响对灾区人民的帮助力度。对此,笔者认为,决策者应当以透明的程序来有效消除疑虑,并以此为契机,从中央到地方层面,从政府到民间渠道,探索出一个可信可控可持续的成熟捐赠模式,来指引今后类似的灾害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

用透明程序来消除捐赠疑虑
    没有什么比利用人们的慈悲心趁机敛财更可恶了。为什么很多市民会表示,宁可采取成本高昂的“亲自送达”方式,也希望亲眼看到自己有限的善款变成一碗饭、一件衣、一管药……让灾民实实在在受益。造成这样的格局,盖因程序的不透明——在一个拿时下热播的影视剧来点评的调侃段子里,无论男人、女人、兄弟、组织……一切都“靠不住”了,如何让“组织”让人觉得是靠得住的呢,别无他法,唯有透明、彻底透明。


    比如,所谓短信捐赠,因短信的恶名,之前的“响一声”吸费都还没有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待,不能不让人持怀疑态度,发短信要收取基本通信费,不正说明了短信营运商在借机赚钱吗?几天前,银行汇善款要收取手续费被骂,中行,建行、中信银行闻讯即改,赢得公众赞赏,短信营运商可否学习这种做法、放弃这种搭车牟利考量、为灾区尽一份义务么?又比如:网上义卖,也有可能是商业营销的借机炒作,同样不让人放心;还有诸如演艺界的义演,真能确保全部门票收入均用于灾区吗?公众难免会担心,通过诸如此类的方式与程序,即使最后有一些善款送到了灾民手中,也可能在之前,就被相关组织者、中间营运商“狠宰”了一把。

用透明程序来消除捐赠疑虑
    只有透明程序,才可让人捐得痛痛快快,善款才会更多;只有透明程序,才可将鱼目混珠的借机诈骗伎俩消遁于无形。在现代中国商业与社会诚信基础尚不坚固之前,多少趁火打劫假爱的名义而行,而有了公众依赖的权威渠道,那些骗局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对任何捐赠组织,必须有权威资格认证制度,有对居心不良浑水摸鱼者的严厉打压,否则岂不是天下大乱。


    仅仅有一个初步的张榜公布,还不够,只有整个捐赠平台、渠道都透明,全程向公众有交待,从资格授权、到权威监督、到收支明细账,点点滴滴都让公众看得见,其披露载体,最好是网络平台,一有疑虑,即时解惑,形成互动。程序越透明,成本就会越低,善款注入速度才会最快捷,最无碍,好钢才会最大程度地用在刀刃上。最重要的是,只有经过透明的洗礼,才能形成和谐的力量,凝聚成全社会的诚信支柱,形成一个官民互信的场域。


    这样的场域,可充分激活古道热肠、热血满腔、灵犀互通、心灵碰撞,那样的不约而同,那样的默契配合,正是中国这一睡狮体内久违了的复兴基因、强国力量。正如那些军警战士的迷彩服,为什么会是灾区最被尊重的服装,为什么成为灾民最为依赖的生命通道,因为迷彩所代表的中国军人形象,在灾区舍身忘死,褒扬在握,口碑极佳,是真正赢得民心的队伍。如果我们所有的灾情慈善救助体系,倘能赢得如此口碑效应,何愁体量不庞大,何愁无往而不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