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届两高报告  该怎样解读?

(2008-03-11 18:45:17)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两会评论

高院

检察院

报告

解读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本届两高报告  该怎样解读?

 

杨光志

本届两高报告 <wbr> <wbr>该怎样解读?

 

        本次两会的两高报告,可以说,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的 “最后述职演说”。两人在作了本次报告后,都将卸任,两位古稀老人的退休离任及继任者人选的明确,或将成为本次两会话题。应该说,这两位司法高官就任以来,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在推进司法专业化上,功不可没。

本届两高报告 <wbr> <wbr>该怎样解读?

        过去这五年,可以说是中国司法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反腐”转化为“制度反腐”的关键年份;是民众表达活跃,自觉参与国家法制建设热情高涨的五年。从孙志刚案、佘祥林案、彭宇案,到许霆案……民间舆论在追问立法本意、推动司法透明、监督审判程序、终结苛法恶刑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司法改革最不可漠视的民意基础。这五年同时也是对反腐除贪抓得很紧,但制度监督步履蹒跚的五年。无论是“审计风暴”、“环保风暴”、“反商业贿赂风暴”、整治红顶商人、打击房地产腐败--从中央到地方,一连串的重磅出击大快人心;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些' 风暴”之所以要一场接一场地刮,恰恰说明在上述领域的腐败形势极为严峻,差不多到了不刮骨疗毒不能安抚民心的地步。

 

        不久之前,国内媒体曾报道过一那则村民跪求污染厂停产搬家的新闻。从这则新闻的背后,我们看到在某些基层民众的内心,对于法律公器的不信任,竟然到了如此绝望的程度!试图以跪求来换取黑心企业主的良心发现,这与百姓希望清官出世为民做主,同样都是对司法救援体制装聋作哑的莫大嘲讽。它至少说明,老百姓在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不能依法维权,还是一种普遍生态,而完善司法制度以保障民生的路,还很漫长--正如本届“两高报告”所显示的,中国司法改革进程还任重道远。

 

        我们知道,司法制度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不触动宪政程序、行政体制的方方面面。所谓“中国体制改革历经30年的探索之后,正在进入‘攻坚’阶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没有更高层面的体制改革配套,司法部门不能对官员腐败形成更加卓然独立的监督威慑,法官检察官不是对人大负责而是对上级行政负责,不论你每年有多少风暴刮起,都无法阻挡腐败官员前仆后继的步伐。这次两高报告之所以将“打击窝案”重点提出,正说明在一些地方和领域的腐败,已经形成“气候”。要彻底消灭这种“气候”,还有赖于全国人大对于司法改革的强力推进,有赖于每一位人大代表都意识到自己所肩负“替人民代言、替国家立本”的千钧重任。然而据媒体报道,在昨日的小组审议中,有个别代表对“两高报告”中的引用数据,发出了些“刑事审判数据上升,说明措施得力, 民事审判数据下降,说明整治出了效果”一类不着边际的评议,未免让人怀疑:其是否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