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婴与保姆诚信何干?
杨光志

5月2日,重庆陈家坪发生一起“保姆偷婴”事件,至今,婴儿还没有下落。5月4日起,重庆华龙网联合国内20多家重点网站开展了“全国爱心寻婴行动”。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基于对保姆行业形象受到社会质疑的担忧,十七位重庆保姆代表借助华龙网平台向全国家政行业的保姆发出倡议。中心内容是抵制偷婴,倡议全国保姆讲诚信。同网页所附成都家政行业响应寻婴行动的相关新闻称:参与讨论会的保姆纷纷谴责“偷婴保姆”的丑恶行径,希望法律严惩这样的败类,还家政服务员一个清白。(华龙网5月10日)
在这倡议里暗含的一种行业的心酸苦痛恐非当事人不能感觉。笔者想问的是:其一,一个假借保姆身份蓄意偷婴的犯罪行为,为什么只用“谴责”这样的字眼“声讨”?声音的讨伐更多的是针对道德层面的错误,而对犯罪,惟有法律的强硬手段方能惩治。其二,偷婴行为的出现是保姆诚信的丧失所导致的吗?它于保姆的清白有什么干系?
一个假冒保姆的犯罪竟引起了一个行业为此惊恐惶惑,为什么?反观其他行当,比如政坛,从来没有一个官员会因为官员队伍里出了蛀虫而弥漫一种基于职业的惊恐惶惑情绪,而声称要还官员一个清白。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愁市场,不必为自己的衣食饭碗担心。而处于极度弱势的保姆行业,它的组成大多数是那些用“心若在,梦就在”提劲打气的城市下岗女工和被迫辍学来承担养家糊口重担的乡村小妹,那些上有老下有小或许还有一个重病老公,深恐一天无收入即会陷入生存困境的家庭顶梁柱,她们从来没有知识白领那种“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炒老板的底气与自信,她们整日所担忧的只是“今天会有雇主要我去干活吗?”因而,她们低眉敛首,隐忍自尊,含辛茹苦,受尽委屈,只为保有一个有微薄收入的机会。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偷婴,这不是保姆的行业行为失范,而是一个假冒保姆的犯罪,人贩子就是人贩子,根本就不能将其划归保姆的阵营,不能视其为“保姆中的败类”,凡有良知的公众必须校准怒火发泄的靶子,对这件事的声讨绝对不能针对保姆这个行业。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干着伺候别人的粗活,为他人育婴或养老,保姆们的行业规范全由别人来摆布编派,她们的喜怒哀乐,全在雇主的善念或恶意之间……现实已经让这个人群品尝到了太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几多唏嘘,几多无奈,再以这一犯罪行为给她们心理施加压力,于心何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