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为人为文
杨光志
王朔与金庸忽然干起仗来,令笔者十分纳闷和伤感。当今文坛只能靠"开骂"来炒作来呈现活跃气氛了吗?
不针对王朔,但因此却有了一些关于"文人无行"的思索。
文人,是由两字构成的。一曰"文",一曰"人"。文者,文化、知识;人者,人品、人格。
学问大而为人卑污,大节有亏,如杨雄褒美王莽,潘岳诌事贾谥,钱谦益屈身新朝,周作人投靠日伪。这类人不是文人,可称文狗、文丐、文娼可矣。虽学富五六车,才高八九斗,却恶名流布,为后世不齿。
此外,有为虎作伥、欺行霸市之文霸,有胡编乱造、诱骗误导之文痞、有唯利是图、上下其手之文侩,有左吠右咬、专揭隐私之文棍……一眼看上去,都在操作笔墨纸张,然均非文人。
窃以为,文人,首先要不愧为人,其次又要能文,人而能文,才算是文人。如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但他更以自己的"秉德无私"相期许,司马迁说他可与日月争光,也主要着眼于他的节操,鲁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最伟大的代表,为几代中国人所景仰,固然离不开他的业绩,但重要的却是他的伟大人格,伟大精神。
文人高者应忧国忧民,悲天悯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搌聋发聩,推动历史。低者也该雕琢性情,趋真向善,以有限的知识给人深思启迪,让诚挚的传播供人展颜解颐,刳肝为纸,折骨为笔,刺鱼为墨,竭尽所能,予人以美的享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