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晨会课——新班主任老师必读
(2008-07-30 08:34:52)
标签:
教育晨会班主任老师班级 |
一、
二、
1、教师例举了自己班级中两位学生的例子,夸奖他们做的好。
2、举出一些不良的行为。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评价一下自己的行为。
4、提出今后今后的要求。
听完课后,利用第一节课时间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交流,因为她是新班主任老师,对如何上好晨会课还有些不知所措,因此我就针对如何上好晨会课说了几点建议:
一、
确定内容的标准应该是能体现学校的主要工作,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内容的选择应该从几个方面去考虑:
1、 学校的主要工作:例如近两周学校的工作安排,少先队工作计划等是选择晨会课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能结合学校的重点工作展开,例如,这两周的学生教育重点有学雷锋树新风,有搞好班级环境等。
2、 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中对每个月的活动主题都有所安排,围绕该班级化的工作计划,展开思想教育,能保证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例如《我这样做广播操》、《我的扫地方法》、《课间怎么玩》、《我身边的文明小标兵》,参考资料本校小学生手册。
4、 丰富多彩的节日资源:《我眼中的春天》、《我的蚕宝宝——养蚕体会交流》、《妈妈,祝你节日快乐》、《清明》、《劳动最光荣》……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捕捉季节的特点,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进行民族传统教育。
5、 与学科学习相结合:有《中国的骄傲——长城》、《祖国的宝岛南沙》、《历史名将》、《我对桑兰姐姐说》、《我和小动物的故事》、《神童王勃》……帮助学习爱学习,会学习,从晨会交流中增长课堂学习的相关知识,培养爱看课外书、会选择自己所需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
6、
在选择晨会主题的时候,班主任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决策力,及时捕捉每一次晨会的契机.
二、
从吕同德老师(《晨会课:随便打发的10分钟?》)的调查报告中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晨会课,主要原因在于晨会课形式单一,部分老师一人讲到底,不是提要求就是批学生,晨会课成了“批评课”、“斗争课”,无怪乎学生厌恶。从我校对部分教师晨会课的调查中也发现,现在一般教师上晨会课主要是单一的方式,单向的展开教育,例如,晨会课是老师一讲到底,这样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扼杀了学生主动性。
晨会课要有灵活性,多向性,因此,上好晨会课,不要仅仅以教师为主体单向的方式展开,而要注重调动班级班干部的积极主动性。
晨会的主要形式可以是:
1、集体晨会:学校统一安排的周一集体自主晨会,周五的收听红领巾广播。
2、自主晨会:以学生干部为主要组织对象,班主任给他们主题,让他们想办法组织好自主晨会,这样对于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是有相当好处的。
晨会的组织方法可以有以下的参考:
1、优秀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开展活动的成果;
2、问题讨论式:围绕一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各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形成班级的共识;
3、焦点辩论式:对有不同观点的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名是非。
4、新闻发布会:通过读队报队刊(或者其他报刊)上的一些新闻,展开学习讨论,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上好一堂晨会课内容是根本,形式为内容服务的,特别要关注自主晨会这种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交流评价的良好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三、几个注意点:
1、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1)提前谋划 :自主晨会的主题一般应提前一周考虑好,在本次晨会结束的时候宣布下周自主晨会的主题,这样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并准备发言的内容。 另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和信息,在学生交流比较贫乏时进行补充,或在学生交流结束后向他们推荐,使自主晨会更有广度和深度。
(2)选好主持人 :主持人是自主晨会的组织者,责任重大,也应提前选定。由他负责设计好要讨论的小标题、该穿插的节目,准备一些小奖章。刚开始的时候,可有意识地请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教给他们围绕主题安排哪些小话题,并传授一些组织、评价的方法。几周下来,其他学生“照葫芦画瓢”,也都学会了主持的方法。这时,就可以自愿参与、轮流担任,不局限在几个小干部身上。
2、
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自主晨会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见,所以自主晨会也不能完全自主,在关键时候老师的权威发言也是非常必要的。
3、
例如:通过组织评比“最佳倾听奖”、“语言优美奖”、“最佳论点奖”、“资料丰富奖”等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围绕主题讨论等好习惯也是自主晨会的一个重要目的。
4、
晨会要关注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就是要注重晨会的教育效果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例如,对班级中发生的一些现象进行讨论后产生了的班级决议,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细致的观察了解,并利用另外的晨会进行反馈调整。使教育的效果实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