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极村

(2008-09-02 16:57:18)
标签:

金沟

驿站

地窨子

草墩

迟子建

北极村

分类: 3.纪实摄影

北极村原来名字叫"漠河",因现在巨石前的小河-漠河而得其名。康熙二十四年,为对付沙俄对中国边境地区的侵略,及时奏报军情,清政府就开始修建驿站。康熙命黑龙江守军在墨尔根(今嫩江)至雅克萨(今漠河县兴安乡古城岛对岸)1400公里之间开设25个驿站,特派兵500并索伦兵驻于各站。这条驿站到京师只用2-3天。雅克萨战争结束后,驿路逐渐荒废。直到1888年李金庸到漠河开办金矿,又沿古驿站旧址向漠河老金沟增设了6站。清朝东北"黄金之路"从莫尔根开始,在长达1800公里崎岖的山道间,平均每60公里设一个驿站,漠河就是最北部终端的第30个驿站,老金沟为最后一站。驿站当年勘测,次年完成。初始,有的站丁挖洞而居,俗称"地窨子",后来才逐渐盖上房子。站丁们轮流递送公文、押送罪犯、迎送官员和运送武器弹药、军粮、货物......现在,黑龙江境内只剩"塔河、十八站"等十几处地方依然沿用这些古驿站的名称,其余的大部分早已淹没在渺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了。
龙江大地蕴藏着大量得天独厚的摄影资源,这次北极村之行,我深深爱上这个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她宛若那颗北斗星 ,一定会在最北的地方绽放光彩的,因为那里有我们追寻的蓝天白云那里有纯净而通透的空气,有纯朴的民风和悠久的文化,有独特的北极光,有无以伦比的冰雪...
今年6月开通了北京-哈市--漠河的航班,波音747 哈-漠1200元,漠河到北极村90公里就要建高速公路了。听说黑龙江的源头就在离北极村80公里的洛古河村上游,于是想沿着黑龙江去寻找这条世界第一界河的源头。。。
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是当代成功人士的追求,北极村以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游人,那里蕴藏着无限的商机,雪乡拍烂了,禾木离我们太遥远,我们为什么不去开发金沟胭脂沟那?

   北极村,在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笔下,早就让我们有了亲近它的愿望。
迟子建背后的家园,便是北极村。她曾这样说道:“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对寒冷、冰霜的感觉或许已经因为司空见惯而有些麻木了,他们居住的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屋已经成为人类一个微妙的组成部分。我熟悉的那些人,有的已经死去,有的却还活着。活着的也有正预备着死去的,而他们家族的成员却绿油油地成长起来了。我所熟悉的场景,那些草墩上的野菜,一道道银蛇似的灵巧的小溪,以及公路、桥梁、夏日的河滩、冬日的雪场,却因为久久的远离而变得愈发亲切、愈发清晰了。我知道我的文字只有在这一时刻才变得格外真实和有情。当我看着一架四轮马车辘辘穿过街头,我一直认为它的方向是朝我所向往的那片土地去的,我的笔将跟随它的踪迹,走久远的路,去叙述那些朴素而结实的往事。迟子建也不是朴素到简单与平淡,她把自己的短篇做得很精致。题目已是新颖别致,让人过目不忘:《白银那》《日落碗窑》《清水洗尘》《岸上的美奴》。至于行文,便更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将其家乡之人之景,如数家珍一一写出。而且使那些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坟茔、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另外,在她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除了故乡的亲人,还有那些似乎无处不在的动物,比如《逝川》中会流泪的鱼;《雾月牛栏》中因为初次见到阳光、怕自己的蹄子把阳光给踩碎了而缩着身子走路的牛;《北极村童话》里的那条名叫“傻子”的狗;《鸭如花》中的那些如花似玉的鸭子,等等,也能给她的小说添上一份别致的情趣。
北极村与俄罗斯接壤,其风土也带上了俄罗斯的气息。迟子建的小说总是携带着浪漫的因子,使人读后留有回味的余地。她似乎继承了俄罗斯优秀作家的浪漫气息和忧愁气质——浪漫气息可以使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获得艺术上的提升,而忧愁之气则会使作家在下笔时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那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迟子建曾这样留恋这片土地。她这样形容她深爱的亲人:“他们是那么的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她这样形容她深爱的植物:“当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我从时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衰亡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更加有朝气。”她这样形容她深爱的动物:“虽然我把那些动物当成亲密的朋友对待,但久而久之,它们的毙命使我的怜悯心不再那么强烈,我与庸常的人们一样地认为,它们的死亡是天经地义的。只是成年以后,遇见了许多恶意的人的狰狞面孔后,我又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些动物,想到狗伸着舌头对我温存的舔舐,想到大公鸡在黎明嘹亮的啼叫声,想到猫与我同时争一只皮球玩时的猴急的姿态。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迟子建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她的故乡、童年和她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这使得她的作品流露出一种独特的气息。有人说她像萧红,有人说她像沈从文,其实,迟子建就是她自己,一个北极村走出的文学精灵。从1983年提笔,她的写作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黑土地,那些小镇、村民、自然界和动植物,在她的笔下呈现出一种朴素的、诗意的美。
她的作品把我带她到创作特有的美学情境中。一时间,仿佛置身于北国奇异的“原始风景”下,伴着“雪天音乐”,穿过“白雪的墓园”,去寻“雪中的炉火”,或是在“北极村童话”的屋檐下,静盼着与一个神秘的白色幽灵携手“向着白夜旅行”……

    用相机去再现迟子建的家乡吧,那里的 风土人情等着你 去挖掘去 表现。。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北极村

 在我的倡导下,佳友在线在北极村设立了创作基地,北极村将借助摄影人名扬天下

北极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朗乡的清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