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昆山又一条古街道 ·巴城老街

标签:
20110515昆山巴城老街旅游视觉图片我行我摄 |
分类: 踏古觅踪 |
昆山,隶属苏州,一个充满灵气的江南水乡城市。
说到昆山就要提到周庄,谁都知道昆山多古镇,周庄,锦溪,千灯,正仪…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著名的周庄古镇。
这一次,有朋友引荐,把我们一行带到了昆山的又一处古街道,巴城镇上一条古朴幽深的小巷——巴城大街,
刚听到未曾实地见到时不禁心下疑惑,巴城也有老街?
印象中,只要提起跟周庄一样同属昆山、位于阳澄湖畔的巴城镇,
去过巴城多次,每一次都是在深秋的季节,每一次去的主题都是围绕着一个“蟹”字,跟一个“古”字,似乎从没沾上过边。
但其实,也是查了资料后才得知的,巴城老镇已有2500多年的建置历史了,如此,老镇上保留个一两处老街道便也显得合情合理了起来。
我们去的那天是在下午,午后的阳光刺得人眼睛都眯缝了起来,却丝毫阻挡不住我们想一探老街风采的兴致。
到达镇区,穿过喧闹的菜市场以及一长排临河的店铺,然后,只是那么一转身的距离,老街便呈现在我们面前,临河的民居,斑驳的墙,雕花的门窗以及廊下的石板道…只是规模小一些而已,其它古镇所具有的江南元素,巴城老街同样也不缺失,而巴城老街多出来的,却是在周庄,在锦溪,甚至在千灯,再也找不回来的那份宁静。
是的,与外面的喧闹噪杂形成正比,老街的巷子里幽静极了,除了我们几个突然闯入的,巷子里再没有其它的游客,这样正好,正好随了我们的心思,旁无干扰,慢慢的走,慢慢的看,于喧闹中寻得片刻宁静。
【02】老街上集中了多个馆地,蟹文化馆,木雕馆,杨守松工作室等等,每个馆地实行免票制,均可随意进出。
【04】老街由东向西,西端巷子口不远处是宽阔的市河。河边,有当地居民在此休闲纳凉,谈笑风生。
【06】临河的老屋如今已成各式的店铺。
【09】东宝笛馆根据东宝笛庄创始人、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笛子演奏家陈东宝先生的名字命名而来。
【010】白墙黛瓦的院落内,一棵开满紫色繁花的苦楝树。可惜受镜头焦段所限制,画面中只能看到叶而没了花的影。
【011】看看看,不就是对着你摁了下镜头么,至于嘛,这眼神。。。
【012】有老房子的地方总是会有高高挂着的红灯笼。曾几何时,本人有严重的红灯笼情结,只是这久而久之看多了,到底也麻木了起来。
【013】毕竟是清朝时期的老房子,有修缮的痕迹也是在所难免。
【014】老村老镇走多了,得出一结论,老屋内居住的总是以老人为多,很少会见到年轻人的身影,你有木有发现这一现象,有木有?
【015】水质要是再清冽那么一些该多好。
【016】
【017】
【018】古井阁内的老井早已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作用,被当作文物给“圈养”了起来。
【019】老街上的杨守松工作室(照片019——030),很雅致的一处园子,也是我们在老街上逗留比较久的一个地儿。
杨守松,江苏盐城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著名作家。很是随和的一位老人,对于我们的贸然闯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如下至30图,均取景于工作室园子内的小景致。
【020】阳光下,石榴树上的嫩条儿挺直了身子蹭蹭蹭往上窜。
【021】两张难于取舍,一起发了上来拉倒。
【022】
【023】
【024】昆山别称鹿城,开窗见鹿,或许寓意便是在于此吧。
【025】俩小姑娘是杨守松工作室内的工作人员,我们进去时,拿扇子的小姑娘真在排演昆曲,那身段、那嗓音那叫一个妙。
也是巧得很,攀谈下来得知,小姑娘是跟我同一个地方的人。
【026】雅然,成趣。
【027】腊梅花结的果子,你识得吗?
【030】工作室院子内的老井。
【031】昆石馆院墙上的砖雕。
【032】昆石馆入口处。
【033】很喜欢这样的小坤车,在老街上看到了多辆同样款式的,估计是镇上统一分配的工作人员的坐骑。
【034】粉紫相间的锦葵。花痴看到花怎能忽略不拍。
【035】吹的不是风,而是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