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一米阳光酒吧内的纳西老艺人】

标签:
20100620二人转丽江酒吧纳西老艺人一米阳光视觉/图片我行我摄 |
分类: 民族风情 |
拍摄时间:2010年6月20日
丽江古城,四方街内,酒吧林立,一家接连一家,樱花屋啊,千里走单骑啊,一米阳光啊等等,足有百多家.
待在丽江的那几日,只要天空一拉上黑幕,整个古城便都开始沸腾了起来,走起路来,感觉整条街的石板都在颤动。
很多的酒吧开有分店,同一条街上,咋看到相同名字的酒吧,还以为自己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迷了路呢.
细眼看,店名后面还拖着些个小字呢,某某分店.
我们那天进的就是一米阳光的二分店,后来还在四方街内看到了二分店甚至是三分店.可见生意之兴旺.
说实话,泡酒吧并非我们喜好,一则不会喝酒,二则怕闹,总感觉自己与那喧闹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印象中只在阳朔的西街泡过一次酒吧,喝过两杯五颜六色的饮料.那也是因为待在阳朔的那几晚,就投宿在可可酒吧的三楼上,近水楼台了一回而已.
我们初到丽江的那一晚,下雨,逛街有受影响,又不想太早休息.于是在万古楼看完古城全貌回下来的半途中,拐进了一米阳光酒吧屋.
6月份的丽江,要待到晚上八点多天空才完全的暗下来.我们进吧时天还没有完全黑透,酒吧里客人几乎还没有.酒吧,愈夜才愈疯狂呢.我们,算是属于打前奏的吧.
这一次,依然没有喝酒,两个人,点了一杯蓝山,一杯木瓜汁.被服务生引领安排在了酒吧的二楼.据说喝酒的人才有资格在一楼就坐.
我们倒是无所谓,坐二楼,视线还好,往下,一楼的舞台一览无遗.这还真是歪打正着了.
【2】
然后,我们就在二楼遇见了这位纳西族老妇人,簇新的纳西传统服饰着身,初时我以为她的角色是酒吧老板的老母亲,甚至觉得莫非她就是酒吧的老板?因为在我们落座后逗留的那段时间里,一直看到老妇在一楼跟其他的酒吧工作人员交流,指点.
趁着老妇上楼经过我们座位的机会,我们招呼了她,交流后才得知,老妇70了,纳西族民间老艺人。是酒吧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为前来酒吧的客人表演节目。.
说实话,刚开始吸引我们的,只是老妇身上的那套传统的民族服饰而已.
丽江城里,虽然近百分之八十的居民都是纳西族,但着装已基本汉化,这样纯民族的服饰在城里你即使兜上一天,也难得看到。
据说一般要到节日,纳西族妇女们才会穿上这样的服装.
这衣服从前面看倒是没什么花头,那就是一件比较传统的民族服饰而已。漂亮的在后面呢,那就是老妇服饰后背的七星披肩.
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纳西族人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它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
这一张,能够很清晰的看到七星披肩的样子.【4】
真正吸引我们的,是阿婆的才艺表演,这哪是70岁的老妇呀,站在舞台上,那一举一动,一蹦一跳简直就是不逊色于年轻人。我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当时的那种感受,那个阿婆就像是一个磁场,让所有的眼神都跟着她转。
我们待在酒吧的那一段时间,阿婆就是在这样不停的跳跳跳,时不时的,停下来指点一下年轻的艺人。
我几乎可以认定,这实在是一米阳光酒吧的一张黄牌。
阿婆用树叶当作乐器,为大家吹奏了一曲《青藏高原》,一曲完毕,博了个满堂彩。可把我给乐坏了,我说这简直就是赵丽蓉第二嘛,多才多艺呀。
年轻的艺人们都去中场休息了,阿婆一个人还在跳。或许阿婆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外操作并非是为了生计,她是以此为精神食粮,从骨子里爱着这一份演艺事业吧。
【26】
我们离开酒吧的时候,吧内正是最热闹最沸腾的时候,那个阿婆依然还在不停的跳,不停的转。打从心里默默地祝福她:能够一直这样,跳下去,表演下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