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找个咖啡馆聊,又担心不允许堂食,于是,我俩相约在他的汽车里聊天。
其实,这是我俩的第三次为一个话题见面。第一次,他在我开封的家聊了一夜;第二次,我们在咖啡馆聊至深夜两点。此次,我俩聊了3个多小时。他说实在痛苦不堪,几乎要崩溃,让我帮忙想想怎么办?
第一次专题聊他的前妻时,他们还没有离婚。当时我问他:“
若你的妻子患了重病,你会给她治疗吗?”他不假思索:“当然,肯定要全力以赴啊!”我说她现在患的是严重的心理疾病,也是需要治疗的。我建议他找心理医生的同时,竟也傻乎乎自报奋勇,感觉自己可以治愈她的心理疾病。
现在想想简直可笑至极。我请她到我家,给她做饭,送她衣服、包包、化妆品,还帮她介绍了一份工作……我帮她分析固执会给她带来什么?
让她珍惜难遇的好丈夫,请她学会换位思考……而她在诉说自己的痛苦时,竟说出了她是如何监督、控制、跟踪、跟踪、设套丈夫的做法,她说这些时,是不加掩饰的,是得意洋洋的,是充满自信的,她相信通过自己的挑拨离间,能让丈夫成为孤家寡人,而后再不敢对她有反抗。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惊掉下巴!”我当时的感觉是“可怕!很可怕!极其可怕!”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愿意见她!
有一年,她听说我从国外回来,便给我打电话,说邀请我吃饭,我一听她的声音,当即就挂断了。后她又请人捎来了礼物,我对送礼物的朋友说:“请你一定不要说一句让我收下的话,一句都不要说。您帮我退回去,咱俩还是朋友。若您不拿走,我邮寄给她,咱俩从此断交!”
他呢,后来又找我,我们就有了第二次交谈。他说毕竟前妻是儿子的妈妈,我是净身出户,
给她留下了房子、车子、存款和价值不薄的藏品。
他们已经离婚多年,彼此都没有再婚。他是恐婚,她是找了一个又一个,现在更加狂躁妄想。他呢,
再次成了她攻击的首个目标。她想复婚,种种示好想到他的新家居住。
他说:“
为了摆脱她,我已经决定远走他乡,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不能复婚的。”
但他又说:“
目前,我还是有能力摆脱她的。但走了,她一定会纠缠我们的儿子,儿子曾经被她折磨得少言寡语,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对象,若她去闹几次,不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我非常理解他的苦恼。
若是过去,我一定会充满信心地对他道:“
耐心点,好好找她谈谈,她会改变的!”
但几个小时的聊天,我只是一个倾听者。在我心里,曾无数次问自己:”
像这种偏执型人格障碍,被称为妄想型人格的成年人,还有转变的可能吗?”
我接触过多位这种“
多疑、固执、敏感、自私、贪婪、说谎话、一根筋”的人,即使他们在事业上有一定的成就,
幸福指数则很低。我曾帮助过多位这种表面和善、说话好听、内心阴暗的人,那是心存慈悲的善良,那是做了很大的努力,效果则是让我手捂心口,感慨他们为何那样不可理喻!
面对他的信任和期待,我能说什么呢?这种原生态家庭造成的精神现象,其本人的认知不提高,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但话到嘴边留一半,因为那是他儿子的妈妈。
傍晚,他将我送到小区门口,当我目送他远去的汽车时,泪水竟流了下来。因为他激活了我太多的记忆,自1984年,我接触过多少妄想症患者啊,有多位,天赋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却陷入偏执中无法自拔。
我的泪水中,还有对“她”的想念。“她”是心理咨询师的老师,对我特别好。为了改变她的偏执,我动员了多位女友给予“她“
很多的帮助,但每次听朋友谈及“她“,听到的全是“她“患的是严重的抑郁症。
医学上,绝大部分疾病是治愈不好的。心理学上,有些疾病也是无法治愈的。当我得出这个结果后,不由得又想起我的那些朋友、熟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