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王萍将我拉到”八一农友45年再聚首”的微信群。
又是一阵感慨。那时,我被派到八一新建队当带队干部。一眨眼,45年过去了。
今天,接到兰丽丽的电话,我们聊了好长时间。她的意思是说,大家都希望我能参加这样的聚会,希望我致辞……她还说了几件我帮助她的事情……说了知青们背后夸我没有架子、爱帮助人云云……
自昨天接到邀请,我还是有诸多联想的。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教育农场。
农场分老生和新生。老生皆是初中生;新生全是上了高中的。就因为多上了两年高中,新生和老生的命运全部改变:新生多数考上了大专、大学,全市各校几乎都有我们农场的知青,不少走向科研、技术、及领导岗位,干得有声有色;老生呢?因为多在工厂,一个下岗,将他们全部推向了社会,开始了人到中年的再开始。
这个八一新建队。我印象中也都是初中生,他们好像是搬运公司职工的孩子们,父母文化都不高。所以,他们的走向,也是普通劳动者。
当个普通劳动者,没有什么不好。我就是来自普通的百姓家。只是他们的文化程度和文凭,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使他们的空间仅限于他们的认知范围。
由此想到自己,不也是因为家庭的限制,让我的视野和见识,无法和那些出身书香门第的朋友相比。也大大限制了自己的成长……
今天,兰丽丽一直滔滔不绝。听着她对我的盛赞,我一点想不起来我为她做过什么。但内心里,还是有所触动:人,还是要多做善事、好事、帮助他人之事。
聊到该做午餐时,我对丽丽说谢谢她的好意,一定参加聚会。而她的话,对我也是一种提醒: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我只能谦卑、感恩、少言。从现在开始,无论知青们怎么抬举,我还是要知道自己是谁: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带队干部,发言不要超过3分钟。
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如何讲到人家心里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