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1点半才入眠,早上3点半起床。先给许老师熬了小米麦芽粥,热了牛奶,烤了馒头。而后喝了咖啡,
整理了厨房,再次请许老师进厨房,告诉他面条、盐、大米的位置……
6点从家里出发,比之前,我早出发了一个小时。疫情期间,唯恐各种检查耽误时间,不得不提前到达。
到郑州东站时,距离早上8点的城际列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我找到出发站台,坐下来看随身携带的报纸。
挺感谢俊红,她在我反复拒绝后,仍派她所在学校的一位老师,到高铁站接了我。
几个月未回过家了,开门的一件事,就是赶紧换掉厚厚的衣服。常年生活在一楼无阳光的屋子里,我是穿着多层的棉衣服和内衣回到家的。
此时的朋友们,早已换上了裙子和短袖。
9点半,冰洁将车开到了楼下,我们一起,先接了俊红和依依,又到了建平的家。
几个月未到她家,又是大变样:玻璃房扒了,整个院子变成了鲜花的世界。
我们达到时,她正在家弹钢琴。
去年,她谈得挺一般。此次,却谈得流畅而动听。《致爱丽丝》这首名曲,经她的手弹出的音,我感到格外的悦耳享受。我就请她再弹,她又谈了我们都会唱的民歌。
弹弹唱唱、说说笑笑,她将薇薇从楼上叫了下来。
1.7米多高的薇薇,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传奇:从英国留学回来,先到央视,后到安踏,再到上海的一家外企,再回开封创业,生第二个孩子后,参加全球夫人模特赛,她获得了亚军;
第三个孩子刚刚两个月,再次参加全球夫人模特赛。当她一手托着婴儿,两个孩子牵着她的衣襟,和母亲一家5口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全场一定是掌声雷动。
我之所以用了“一定”,因为那时我在国外,
没有在现场。我是通过手机看到这幅照片的。每次看,我都激动得无以复加。
我喜欢听薇薇说话,她的见识,总能给我很多启发。
今天上午,她谈了很多,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她说正在读美国的一个名校的心理学博士。虽然是网上授课,也是要熬夜发奋的。
中午,建平、俊红、冰洁和我,一起到王馍头吃饭。
下午两点半,艳华开车接上我,直接到3
1中,俊红给我安排了一节与孩子们见面的课。
去31中前,我没有准备。因为我的目的是“倾听孩子”。没有想到,100多名学生皆是初一的孩子
,让他们撑下来一个多小时,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临时发挥,边说边想,总算将整堂课讲完了。
傍晚,会利、鲍老师、俊红、艳华我们5人,在31中吃了晚餐。挺好的佳肴:炸馍片、胡辣汤、炒西蓝花。
知道家久未住人,俊红又给了我一桶纯净水。
回到家,已经7点多了。
风大、雨大,天又骤冷了。
菁菁给我电话,问我何时到家。我告诉她,改天吧,天气不好。
她嗯嗯 几声,就放下了电话。
不到半个小时,她掂着一兜吃的敲开了家门。
一直聊到夜里5点。
又是仅睡了两个多小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