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年春节(三)

(2021-02-06 00:26:39)

——话题转回这年春节西昌行。

那天,我们下午四点才到达西昌附近的黄水镇。

马老师堂弟家住黄水。黄水,是我们这次西昌行的第一站。

走进院子,主人已经准备好烧烤架,预备了“烤肉”餐,等待我们抵达。一切早早准备就绪,路上马老师也数次通报行程,车到雅安,他就对着手机喊话:你们把饭煮起,都饿了哈!

张老师夫妇,是亲友们都敬重的两个人。他们也心对心与自己的亲友相处,弟兄侄女,包括同校同事,有不少朋友围在他们身边,随时可叫得应唤得近。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这次西昌行,在黄水宅院,他堂弟一家好酒好菜招待了我们。

堂弟家宅门外即是乡野。大摇大摆走过的牛啊羊啊,趴在门边闻香守嘴的狗狗啊,还有树上不时喳喳叫着飞过的小鸟啊,都让我们兴奋不已,孩子们更是睁大眼睛兴奋得哇哇叫。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杰儿是头一次看见牛羊咩咩嗷嗷叫着过来,他啊啊连声,手指门外,一次次让人抱到路上,冲着牛羊又怕又爱手舞足蹈,嘴里发出哇哇尖叫,那个黄昏,大人小孩都十分欢喜。这种欢喜自然天成如一幅画卷:正黄昏,夕阳天边,几朵彩云氤氲,路上没有车尘闲人,偶尔来的是牵牛牧羊的老人孩子,牛羊也走得散淡;偶尔仰天,一两声轻啸,像是倾吐收工回家的喜悦。我抱着杰儿停在路边,也随了孩子发出啊啊哦哦的声音,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孩提时代……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黄昏,院子里已是宾朋满座了。两个烧烤架,几批次客人先后围桌围盆,烤肉滋滋响着,溢香满院,我们蘸着辣椒吃肉喝酒。

2013年正月初四在黄水,我们一大家人亲亲热热玩得很开心。

晚餐后,我们住进黄水名为“螺髻山”山脚下的农家乐“龙泉人家”。

傍晚,我走出院门,顺一条上山的路,在淡淡的天光下呼吸正在发芽的草木香味。发现这条山路一直可以走很远,视线很开阔,天地很壮观,这样的情景是都市难得一见的。于是第二天一清早,我就抱了杰儿并让淼儿跟着,沿山路向远走。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小路两边秧田片片,正是稻穗儿飘香时,我在一块秧田边蹲下,指点着告诉两个孩子秧田里已经结出穗儿的叫做谷子,而谷子加工就是大米……

淼儿倒是听得认真,杰儿有点害怕针状的谷穗儿,直往我怀里躲。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我很享受跟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在广阔的原野上,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让我仿佛也回到童年。我脱了鞋,淼儿也跟着脱了鞋,然后杰儿也呀呀叫着蹬掉鞋,我们三个人赤脚踩在草地上,蹦着笑着,杰儿眼睛瞪得溜圆,一副又怕又爱的模样,一会儿低头看青草地,一会儿仰面望我,好像在问:奶奶这是什么啊!

那天那时,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只有我跟我的一双孙儿女。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简单和纯粹,也享受着生命传承骨血共振的喜悦。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那年春节(三)

“天伦之乐“在天人合一的情景里给于生命的滋养和感悟,那么深重浓烈地环拥着我。我一次次将自己的脸贴近孩子的脸,这个脸上亲一下,那个脸上贴一贴,心底溢出一份近乎融化的温暖感。

那感觉直到现在,都刻骨铭心。

早餐后,三辆车启动,向西昌行驶。

中午时分抵达西昌。住进宾馆。这是我儿子结婚之后,唯一的一次安排我们跟亲家以及张老师夫妇同行旅游。

这次同游,外公外婆基本没有“玩”什么。我们玩的时候,他们跟着,眼睛和心思都在两个孩子身上,小的杰儿,更是差不多总在外婆手上;吃饭的时候也是一样,外婆常常一只手抱孩子,匆匆几口饭菜,就抱着孩子起身了。有时候杰儿在他妈妈怀里,外婆也是匆匆吃点儿,就起身从女儿手上接过外孙儿。

而张老师夫妇,有时会淡出大家视线。

那天晚餐,我发现二人先后起身。马老师跟往常一样是去门外抽烟,他在门外点燃一支烟,等随后离桌的张老师走近,两个人便慢慢朝外面走。我看着他们的背影,看他们渐渐走远、渐渐变小……

又是那种突然袭来的心疼——这些年越来越多会这样。儿子说我泪点越来越低,应该是的,突然有泪,且不能自已。

那年春节(三)

那年,2013年春节,我们一大家人在西昌住了两天。

冬天在西昌,原本是温暖的选择,享受冬日太阳,享受家人团聚,享受祖孙三代同行同乐的天伦,这原本就是春节的意义了。

多年过去,现在想起那年初四的出游,还是很感怀。我的儿子和媳妇,用心安排了那次同游。自那之后,玥去了美国,淼儿上学越来越忙,外公外婆过了七十更是难得外游,各种原因吧,再要安排一次三台车全家人同行同游,是不太容易的事情了。

再想想:其实一家人在一起,是不是出游,去哪里,玩什么,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的温度。

我们这个大家庭,像许多中国家庭一样,一个儿女有几个老人。我的儿子因为特别的原因,将来需要承担照料的老人好几个。现在,似乎老人们都不太老,我们还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也可以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将来呢?

我想不出将来怎样。女儿说:想这么多干什么?也是啊,想和不想都不能主宰的事情,干嘛要想?

随着年龄增长,珍惜现在更是重要。

珍惜每一次一家人的团聚,享受每一次跟孩子们共享的快乐时光。就是福分了。

今天,当我终于完成2013年春节家人同游的这则文字,又一个春节,很近了。

那年春节(三)

这几天成都总有太阳。

刚刚走过的2020年,大家都过得很辛苦,我女儿在美国,独自承受着从三月到如今的宅居日子,多少艰辛,多少坚韧,她只是淡淡一句“日子总要过”;儿子媳妇,也是在艰难中坚持事业并照顾孩子,还得关心老人们。记得是中秋节吧,儿子一句“如今过节对我们是一种奢侈“,让我至今想起就心疼。

那年春节(三)

今天,又一轮太阳开启新的日子。时光静好,我们都好,就是上帝赐予的福份了。

春节是团聚的节日。经历过2020年春节疫情突然袭来的我们,更期待2021年平安健康团聚之春节。

愿2021新的一年,挥去所有的病痛和不好,一切向好。

那年春节(三)

今天,女儿发来一组芝加哥大雪纷飞的照片,她戴口罩依雪人站立,说:不负芝加哥!

瑞雪丰年,美国芝加哥会好起来!全世界会走出疫情,都好起来,这是地球人的共同期盼。(续完)

那年春节(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