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移动基站电信手机3g身份识别定位地震it |
分类: 技术 |
看到项立刚先生的一篇文章《如果有3G,大地震许多遇难者会幸免》,文中提到:如果有3G系统,我们可以更好的利用身份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可能会减少一些人在地震中遇难的机会。
似乎听起来这个论点是很好的,但是细细分析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们可以从汶川地震后的一些新闻中了解到,地震过后,震中附近的好几个县都完全失去了联系,就是说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都无法接通。固定电话无法接通,我们很容易理解是因为线路被破坏或者电信的交换机设备被破坏的原因。而移动电话无法接通呢,是因为移动的基站或者机房的相关设备被地震破坏的原因。这是和我们的无线网络是3G或者2G没有关系的,即使我们到了4G的时代,只要移动还需要地面的基站设备,还需要相关的机房来做信息的中转,那么就无法避免地震对移动系统的破坏。要使移动系统在地震条件下(基站和机房被破坏)仍然保持畅通,那么就需要卫星电话这样不依赖于地面中转设备的移动设施,事实也证明了最先联络上的就是这种卫星电话系统。
再说说身份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确实3G得到应用后,身份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确实可能得到应用,但是这仍然和救援工作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知道身份识别系统和定位系统均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大概谁都不希望自己时刻被别人了解自己的准确位置,这种对个人信息的监控是需要当事人同意且在法律上受到很大限制的。当然,在地震这种突发事件前,确实有关方面可能会通过移动来使用这个功能(前提当然是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的手机均处于可用状态),但是这种定位并不一定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一个人的手机可以成功定位,并不意味这个人也一定处于同一位置,更不意味着这个人处于可以救援的状态。换句话说,手机可定位不等于用户应该或者可以被救援。因此,专业的搜救队只能通过生命探测仪来确认可以救援的对象以及定位。
项先生的文章里面犯了几个想当然的错误,因此这篇文章的论点是完全靠不住的。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应该上3G项目,毕竟3G项目可以给我们的手机提供更多的功能,更好的改善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