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中国应该加强灾害应对教育

(2008-05-15 11:08:46)
标签:

地震

汶川

通信设施

自然灾害

校舍

军用通信

灾害应对

中国

杂谈

分类: 杂谈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快3天了,理论上的黄金营救期马上就要结束,但是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消息还有数万人仍然被掩埋在废墟中,另外数个受灾区仍然面临水库溃坝等二次灾害的危险。

 

刚才看到一篇报道很令人深思,这次地震中,我们的学校受到了重大的伤亡,很多中小学校的校舍倒塌,致使大量学生被掩埋。有人说是我们的校舍质量有问题,晴空相信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内,为什么只是大部分的学校校舍倒塌,而没有听说那个地方的政府办公楼先倒塌呢?但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灾害应对教育还不够完善。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应对、如何自救和如何救助别人、如何合理的组织灾害反应。或许现在还不是到总结这些的时候,但是希望我们在平复了灾情带来的痛苦后,可以有时间来分析一下:如何加强灾害应对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洪水、雪灾、旱灾、地震等几乎每年都会遇到,它们都给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但是在巨大的灾难威胁前面,我们的各级政府以及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还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面上。32年前的唐山地震中,第一批报信的人是靠汽车才让北京知道了地震的准确消息,然而在32年后,通信技术和交通设备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只能靠逃出来的灾民反应的点滴信息才能了解震中的准确信息。诚然,这有当地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限制的原因,但如果有更好的预案和组织,以及畅通的通信设施,不是会给救灾带来更便利的条件么?或许早一分钟了解准确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多救出一条鲜活的生命。听说汶川地震后,附近的三个县的所有通信设施均瘫痪,当然在如此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民用的移动基站和电话线可能会完全遭受破坏,但是我们的军用通信设施呢?至少卫星电话是不应该受到地面设备的限制,而当时能让中央多了解一些震中的详细情况,就可以多一些准确的救灾资源分配,多一些人员的投入,但是很遗憾的,我们并没有多听到这样的消息。

 

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但是他们对于灾害应对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如如何应对地震、海啸等,每个经过教育的日本人都基本可以做到遇到这些灾害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最小的减少伤亡。

 

反观中国的教育中,最近才有了一些灾害应对的课程,但是大多数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成人也很少接受正规的灾害应对教育,或许有一些灾害演习,但是大多数只是一个过场而已。这样,一旦遇到真正的自然灾害,很多人会束手无措的错失掉自救和营救的最佳时间。

 

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准备。中国,真的应该加强灾害应对教育了。

 

另,有消息说震区内数个地区由于大面积山体滑坡造成河道堵塞,现已形成大片湖面并随时有溃堤危险,可能造成二次的灾害。让我们一起祈祷还在废墟下的灾民能够脱离危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