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棋手预选赛lg杯中国棋院张学斌体育 |
分类: 围棋 |
目前在世界国际几大围棋棋战中,LG杯和三星杯都是采取公开预选赛的形式。就是参赛棋手公开报名,举办方仅提供一定数量的对局费,其余的食宿均有棋手自理。这种方法给了不少很难参加国际比赛的低段位棋手一个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受到各方面的好评。但是因为总共的出现名额只有16人。因此对于三四百名参加预选赛的棋手来说,仅有大约百分之五的可能突围。而且韩国的食宿费用均比中国国内高出不少,如果实力不够仅仅一两轮就被淘汰的话,还要搭上一定的费用,这也从客观上限制了一些棋手参赛的积极性。因此从最近几届预选赛的情况来看,中国一般派出的人员数量大约是40名左右,这个数字也是众说纷纭,那么究竟派出多少棋手参加比较合适呢?晴空说一下个人的分析。
拿本届LG预选赛来说,中国棋手大概要打入第三轮才能够本,进入第四轮就是半决赛会有一些盈余。每组进入半决赛的有四名棋手,按照16个组来算,应该是总共有64个席位。考虑到中国棋手一般可以占到全部出线人数的一半左右,按照最后两轮胜率50%计算,中国如果有32名棋手能够打入各组的半决赛,且平均分配在各个半区,当是最理想的情况。也就是说,中国的棋手数额不应该少于32人,如果少于这个数额即使在最理想的状况下也难于保证确保决赛名额。而最多的理想数额就是64人,如果多于这个数额则肯定有棋手在第三轮前被淘汰出局。
当然,这种计算是绝对理想化的情况,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抽签原因,在所有参赛棋手统一抽签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中国选手平均分配的理想状态,一定会有棋手过于集中的情况出现,也一定会有棋手在某个特定的半区过于稀少的情况出现,这样就会出现棋手之间的内耗,棋手数量越多,这种内耗的概率就越大。二是这种计算的前提是在进入第三轮前中国棋手对其他国家地区棋手的胜率是100%!虽然中国棋手都是国内的精英,在历次预选赛中三国棋手的生存率总是第一位的,但外战的总胜率也只能达到75%左右。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每次参赛的中国棋手在40-50人之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这样可以把内耗的数字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也可以弥补外战带来的减员。
从这次LG杯中国棋手的参赛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去杭州棋院的6名棋手外,其余参赛棋手的国内等级分排名最低大概是排名第43位的张学斌,在张学斌之后的一些在围甲中有不错成绩的小棋手均不在中国队棋手的名单里面。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棋院方面对于参加预选赛的人员是有一定等级分限制的。对于杭天鹏四段等杭州棋院的六位棋手来说,他们的参赛权可能是中国棋院和杭州棋院方面的一个协调的结果。但客观的说,虽然这种方式能够锻炼一部分小棋手,但是却挤占了其他一些更有资格棋手的名额。在没有任何参赛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容易让人诟病。
还是希望中国棋院方面能够对这个参赛资格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结合等级分和年龄。就像定段赛一样,指定在一定等级分排名范围内的棋手和在更大范围内符合年龄限制的小棋手组成统一的参赛队伍。这样更容易被人接受,也能更好地锻炼队伍,取得好的成绩。请有关方面考虑,毕竟这样的预选赛很可能成为一个国际比赛的潮流被推广开来。